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3月0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雪梅评中评

教育的“刀刃”在哪里?

冯雪梅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05日   T02 版)

    江苏江阴农村的一个中学,让参观的人傻眼了。教室里不光有电子显示屏,还有温度、湿度等显示,各种硬件设施,令很多城市中学艳羡。

    宁夏的一个乡村学校,也让前去采访的记者吃惊。撤点并校,一个乡的孩子们集中住校,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屋里,睡大通铺。他们从家里带的馍,只够吃三天,每个星期,父母都要走三个小时,给孩子们送一次馍。

    有这样一些数据:在云南、广西等贫困地区,13岁男、女学生的体重,分别比平均水平低10公斤和7公斤;男、女寄宿生的身高,分别比平均水平低11厘米和9厘米。

    还有这样的感观印象:大学的校门越修越气派,学术中心的配套设施越来越高档,引进人才越来越不惜血本,科研经费悄无声息地中饱私囊……

    所有这些,都从一个个侧面描画出中国教育的现状。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样的口号喊了很久之后,终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今年有望实现。

    依照国家统计局的发布,2011年,我国GDP达471564亿元,如果按9%的增幅计算,今年的教育经费支出,将达2万亿元。这个诱人的“大蛋糕”如何分,不光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各有看法,与教育直接相关的民众,也有自己的思量。

    一位网友在“教育支出将达标”的新闻后面跟帖:我在家最小,长辈给了大姐一个月饼,叫大姐给我们兄弟姐妹分。大姐一个人吃了一半,二哥吃了另一半的2/3,老三分了剩下的一半……轮到我,只能看饼充饥了。虽不乏调侃,却也道出了部分现实和担忧。

    “追4”目标从开始行动到最终实现,20年的艰难不易,大家看得到;教育的地区差异、贫富差距,大家看得到;各种诉求的多元化及利益纷争,大家也看得到。而每每谈到“分蛋糕”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钱要花在刀刃上”,但究竟哪儿是“刀刃”,却让人困惑。

    钱用到哪儿,谁说了算?道理上讲,应该是纳税人做主。可实际操作过程中,财政拨款的去向,包括每项政策的出台,每个教育科研项目的立项,纳税人往往并不知情。而即便纳税人具有决定权,但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阶层的诉求都不一样——大学教授要求科研经费更多一些,为孩子入托发愁的父母希望公立幼儿园更多一些,走几个小时山路上学的孩子们期盼免费安全的校车……这些迫切需求,对他们而言,都是应该花钱的“刀刃”。

    而把钱花在刀刃上,又确实需要大智慧和长远眼光。尤其对教育而言,一些政策、项目和投入,或许难有立竿见影之效,却是百年大计,其对社会和未来的影响无需多言。所以,当代表委员(包括权力部门)在讨论教育投入的去向时,请一定多一份审慎和责任,请真正了解尊重民众的意愿,尽管他们可能很多样化,免不了矛盾和冲突。

    只有当纷繁复杂、差异明显的诉求得到充分的商讨、论争、博弈时,才可能找到真正的“刀刃”。教育投入如此,财政支出的每一分钱,亦如此。

分享到:
教育的“刀刃”在哪里?
联名“上书”
政治课常识8个学生没答上来
用社会共享替代鼓励先富
三公经费公开亟须搬走“绊脚石”
微政见
你为婚恋中的住房问题困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