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2011年以来,国家为了遏制通货膨胀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及存贷款比例进行监控,这一政策传导的结果是小微企业更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为了确保小微企业能顺利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有必要对小微企业贷款实行定向宽松政策,从规模和资金上给予保证,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两会前,舆论对中国银行业进行了大规模批判。人们对银行业大赚其钱、嫌贫爱富等种种劣迹给予清算。媒体一再提及这样的事实:在银行业数钱数到手软时,中国的实体经济却“冷”得多。201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前三个季度实现利润3.68万亿元,人均利润不到4万元。除去个人所得税,人均净利润不过3万元。粗略计算,银行的人均净利润是工业企业的12倍。很多中小企业挣扎在高原料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资金成本的本生死线上。
目前,我国中小型微型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我国99%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他们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利税占比超过50%,解决了全社会80%的就业。然而融资难一直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发展。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很大,外需不振,内需启动困难,小微企业在这轮经济波动中受到的影响尤其大。
马蔚华认为,要推动中国经济保持健康发展态势,通过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题进而促进其发展,正是最合适的抓手。
目前,小微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融资和民间融资,其中微型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财务不透明、风险不确定决定了银行对其贷款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这些风险成为制约银行投入小型微型企业主要因素。在银根宽松时,银行会投入一定比例的贷款到小微企业,但在整体流动性不足时,小微企业的信贷规模将首先受到限制。
最近三年,在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支持引导下,大多数商业银行加大了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投入。然而,从去年开始,由于国家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流动性不断收紧,再加上贷存比控制,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规模受到了极大制约,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很难继续推动银行小微企业业务快速发展。
马蔚华说,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经济发展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会议确定今年仍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样,今年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紧张问题还会凸显,加之预计存款增长情况也不乐观,各家银行都将组织存款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在这种信贷规模紧张、存款增长乏力的现实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通常考虑的是保重点,即重点企业和流动资金规模大、能带来较多存款的大型企业。而小微企业由于风险相对较大,且流动资金不充裕往往不是商业银行的重点支持对象。然而,服务小微企业,既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长期经营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应该是当前经济金融政策考虑的重点。
马蔚华建议,可以考虑让各商业银行自己提出当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计划,监管部门将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信贷规模不计算在监控的总规模或贷存比之内,以鼓励商业银行切出专项规模用于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这样既解决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信贷规模问题,促使商业银行把信贷投向的着眼点放在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身上,有助于培育经济增长的潜力;同时也避免了在整体流动性不足时,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首先受到限制的现象出现,从而保证宏观政策的有效性。
当前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于存款增长乏力,支持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不足。他希望国家今年扩大发行小企业金融债的规模,从而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投放能力。具体发债规模可以与各商业银行自己主动提出当年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增长计划匹配,最大限度地支持其对小微企业的贷款。
本报北京3月4日电
本报记者 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