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两会民意调查显示,住房、收入和医疗成为青年最希望两会关注的三大青年问题。调查采集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41名受访者的意见。其中,14~34周岁的青年为7076人,占70.5%。
“我们想参加个培训学点东西,两会给不给管?”广东东莞凤岗镇伍联电子厂打工的曾育文在参与调查时留言。他和工友们每年3月都会在网上关注两会的信息,尤其是关于农民工的讨论。
过完年回到厂里,曾育文的工资又涨了100多元。但他总担心,物价会不会涨得更快。生活在东莞,他觉得自己跟城里人没法比,但跟过去的自己比,感觉还不错。他的工资已经从几年前的1000多元,涨到现在的三四千元。但曾育文依然有着深深的焦虑:自己是1981年出生的,现在的活儿过几年就干不动了。“我还想在这里买房子、买车子。我不是说要两会帮我们买,而是希望国家针对我们农民工开办更多培训机构,我想趁着年轻赶紧多学点东西,这样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处境。”
参加本次调查的天津市民邵希宾,最大的困扰是青少年玩网游问题。他的孩子今年18岁,现在对吃喝住穿什么都不在乎,不和父母交流,也不出去和朋友玩,生活中只有网络游戏。
在国内很多城市出差时,邵希宾曾和当地家长交流,他发现,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类似问题。让家长特别头疼的是,好像现在除了游戏,确实没有什么吸引孩子了。电影、电视剧虽然多,但都没什么吸引力。他呼吁,两会能否管管网游的问题,国家应该想法鼓励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既吸引孩子,又有意义的文化产品。
青年最希望两会关注哪些青年问题?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是住房(72.8%)、收入(70.1%)、医疗(64.2%)。接下来还有:就业创业环境(52.5%)、教育(52.5%)、婚姻家庭(26.1%)、生育政策(23.4%)、社会伦理(21.5%)、新生代农民工(19.6%)、青年干部选拔(17.4%)、文化产业(18.3%)、国防安全(17.7%)。
1991年出生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三学生王亚冲,每年都会参与两会的讨论。他的主要方式是:发微博,对感兴趣的新闻报道发表评论,或者填答中国青年报的民调问卷。王亚冲告诉记者,他收看了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特别注意记者的提问,看是否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更关注新闻发言人的回答。他承认,发言人的态度是否诚恳、负责任,会直接影响他对本届两会的评价。
像王亚冲这样的年轻人多不多呢?本次调查显示,63.3%的青年对两会表示关注,其中20.8%的青年“非常关注”;但也有27.7%的青年“不太关注”,7.4%的青年更干脆——“不关注”。
38.4%的青年表示会借两会之机表达意见,27%的青年不会,还有34.6%的青年并不确定。
与青年相比,普通受访者的两会关注度高出3个百分点,达到66.4%,还有38.5%的人会借两会之机表达意见。
在具体方式上,“发微博”成为青年参与表达的首选,60.5%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论坛留言”(51.7%),第三是“逛政府网站”(33.0%)。29.4%的人表示是“参加两会民调”。其他还有:参加座谈会讨论(10.5%)、向媒体表达意见(12.2%)、和代表委员联系(10.2%)。
“我们都很期待,看看本届政府在任期最后一年会给咱们办些什么实事。对于我们来说,马上要毕业了,大家压力都特别大,很多人特别着急。”王亚冲希望两会能讨论一下:如何让大学生走出校园的时候不那么焦虑,能够坦然一点。
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这10年,公众对生活哪些方面的改善感受最深?对普通受访者的调查显示,“收入”排在首位(40.8%),“医疗”(34.5%)和“生活环境”(30.9%)分列二三,“社会保障”紧随其后(30.8%)。
接下来依次是:教育(29.4%)、住房(28.4%)、文化消费(23.1%)、就业创业(12.7%)、食品安全(12.2%)。
青年的感受略有不同。在青年受访者看来,生活最大的改善体现在:医疗(34.5%)、教育(31.6%)、社会保障(30.7%)。
本报记者 黄冲 王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