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3月0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雪梅评中评

省省吧,几千亿呢

冯雪梅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08日   T02 版)

    我掰着指头,想数清楚千亿后面究竟有几个零,结果发现手指头不够用。或许,财富多到一定时候,真的只是概念。不过,要是你知道“如果我们紧一紧、省一省,作风方面稍微改进一下,一年省几千亿元不成问题”,还会不会无动于衷?

    说这话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这位前审计署审计长,对财政支出以及公务消费中的乱象,了然于心,所以才会说“现在铺张浪费之风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有的地方和部门花钱还是大手大脚”。

    这事儿,人所皆知,官员们更是明白,可好像就是没力法。贵州省副省长慕德贵就说了大实话:“管资金分配的官员下来,你让他自己去餐馆吃饭,到了贵州却让他喝米酒,那不是得罪人嘛!”尽管慕省长去美国签订友好城市协议的时候,文本一交换就被对方市长打发走了,可他知道,这在中国“不可能”。

    不可能的结果有目共睹。政协委员林嘉騋就被两个数字搅得寝食不安,一个是九三学社在提案中列举的目前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3000亿元;另一个是媒体报道的贵阳市某区政府一年喝掉的茅台酒数:1200瓶。当过省政府副秘书长的林嘉騋对公务接待很是头痛,“比阔气,讲排场”,“每次到地方检查工作,陪同的人超过我们好几倍”,大约他也知道“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未必就是治本之道,可在现实条件下,恐怕只能想些“见招拆招”的应对之策。

    有钱随便花,没钱借钱花。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贫困的地方,公务招待越舍得花钱,“他们可能觉得酒杯一端,什么事都能解决”。于是,就有了一些地方不惜花血本去戴一顶“贫困县”帽子的怪诞现象。

    因而,也就陷入痛斥铺张浪费,却又身不由己的官场怪圈。对此,纳税人除了愤怒郁闷之外,毫无办法。相比几千亿的抽象概念,人们对生活里的“小事”更有感触。

    比如,有人核算过,只要花2.5元,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就能吃上像样的午餐。那些饿着肚子、营养不良的孩子们,不会认识公务招待上的燕窝鱼翅,但是,160亿元的财政补贴,就能让2600万名农村孩子受益。

    比如,尽管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去年全国的个税收入依然增至6000亿元。要是与公款吃喝的费用相冲抵,每个纳税人起码能少缴一半税。

    对于一个拥有10.37万亿公共财政收入的政府而言,“钱不是问题”,怎么花钱却成了大问题。尽管公开“三公”消费在逐步推进,2010年到2012年,一般情况下按照零增长来安排“三公”经费,去年还压缩了2%公务用车购车经费,可这些,离彻底遏制政府花钱大手大脚,离老百姓的预期都还相距甚远。

    说到底,还是花别人的钱不心疼。公款吃喝难管,不排除文化传统、人情世故的影响,更多是制度设计不到位。谁都知道,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最舍得大方。既然反对铺张浪费已经成为共识,对“乱花钱”怒斥的代表委员越来越多,那么,在纳税人尚不能决定税收去向时,就请你们替大家伙儿看好钱袋子,在每次审议政府的财政预算报告时,仔细认真些,别总说看不懂,对那些大而化之的项目视而不见。你们有权对不该有的花销大声说“不”,也完全可以决定几十亿元是喝了茅台,还是给孩子们买了校车。

分享到:
省省吧,几千亿呢
新生代农民工:城里的阳光我也要
政府要以“不差钱”的勇气解决教育不公
微政见
《典范英语》引国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