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2年03月11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中国铁建:五大转变谋转型

本报记者 周伟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11日   03 版)

    刚刚过去的2011年,在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上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市场的变化,来自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交织和叠加,让公司遭遇到自1984年由铁道兵改工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令这支称雄于两条钢轨的企业遭受到空前的冲击。然而,中国铁建直面危机,在逆境中寻求突破,以开拓创新之举,取得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突破,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危机即契机

    经过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审视,剖析自身的优劣之后,中国铁建高层迅速达成共识:这场始于外部的危机,实质上是对企业传统发展方式的冲击,是对阻碍可持续发展弊端的挑战。

    “危机看似延缓了前进的步伐,但为企业解决长期存在的结构失衡、增长粗放、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提供了难得的空间。退一步讲,恰是企业建立新经济格局的契机。”中国铁建董事长、党委书记孟凤朝说。

    多年来,中国铁建以“跑马圈地”式的扩张,迅速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座椅,这其中既有企业的主观努力,也有国家大投资、大建设的功劳。

    中国铁建总裁赵广发坦言,规模急剧扩张的绚丽光环,掩盖了企业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建筑市场和某个单一客户、业务高度集中、同质化严重的弊端,“使得企业始终处于‘同此凉热’、‘一损俱损’的高风险生存状态,抗风浪能力不强”。

    孟凤朝表示,制约中国铁建可持续发展、迈向一流跨国公司的“瓶颈”主要是:工程承包占全部收入的90%,其中铁路占60%多,结构不合理;90%的业务收入来自国内,国内外业务失衡;规模和效益不匹配,创效水平低。

    向五大转变进军

    “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是中国铁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决定着我们这支队伍未来的命运。铁路一头独大的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赵广发说。

    在经营重点上,中国铁建确定了开拓公路、房建、城轨、市政、水工、机场、矿山以及工业制造、环保、新能源等市场,目标是实现“5个转变”,即:从铁路转向路外、从地上转向地下、从东部转向西部、从政府转向企业、从国内转向国外。

    中国铁建敏锐地发现,国家正在加大水利建设投资,这一领域大有可为。

    2011年8月8日,注册10亿元打造的水工专业化之师——中国铁建港航局有限公司,在第三个国家级新区珠海横琴新区绚丽启航。

    精准的市场定位,使新兴水工领域业务生机勃勃,中国铁建短短3个月就收获了多个市场大订单。中国铁建先后与广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建南安达成港区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海岛与港区建设开发,使企业接二连三地斩获水工市场“大蛋糕”。

    在实施从路内到路外的市场转移中,企业准确把握国家加大保障房建设政策走向,以保障房建设为主攻方向,发挥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优势,迅速扩大了房建市场规模,房建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经营承揽创下历史新高,成为企业扩大市场规模的主力军。

    目前,以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为龙头,各集团专业公司为组成部分的产业“方面军”,已挺进除上海、深圳外的国内所有一线城市以及15个二线城市,形成了一个具有战略纵深的区域布局。2011年,房地产板块收入比上年翻了一番多,成为中国铁建2011年里“御寒”的利器之一。

    由“制造”向“创造”迈进

    长期以来,中国铁建的工业制造业务,除老牌企业昆明中铁集团占据着我国大型养路机械80%的市场外,其他工业产品只能在产业低端的洼地里勉强挣扎。

    盾构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和能力最具代表性的重大关键装备。然而,在中国的地铁建设中,2008年以前,90%以上的盾构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2008年8月28日,中国铁建投资4.34亿元的隧道施工重型设备项目正式落户湖南长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仅一年多,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就制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水平盾构机。按照“十二五”期间长沙地铁建设需要30台盾构计算,这可为长沙节省采购成本1.5亿元。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的成功模式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他们创造的以“落地生产、定向采购、服务施工为一体”的“长沙模式”,受到所有客户欢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也一跃成为我国盾构和隧道机械设备最大的生产商,构筑起中国铁建在我国工业制造领域里的产业高地。

    “我们将产品定位为地下工程装备和轨道装备两大板块,并将产业由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升级,建立服务创新技术支撑体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综合集成各领域先进技术,这是别人、包括国外企业很难做到的。”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刘飞香说。

    此外,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还通过构建服务型制造业,提升了系统集成能力,售前、售后的服务能力,同时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变。

    更重要的是,铁建重工集团的“创造”能力在大幅提升。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新产品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由“制造”向“创造”迈进,是中国铁建工业制造板块在2011年里的又一大精彩。刘飞香告诉记者,集团与有关院校联合开展的TBM研发项目,2011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生产的盾构设备荣获“中国工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称号;此外,新研制的湿喷机填补了国内隧道机械的空白,特别是专为矿山研制的盾构机,将引发煤炭产业的一场革命性变革。

    “我们的盾构机比日本企业的产品还要贵不少,但市场已经证明,我们的产品贵的有道理,技术‘含金量’高。中国造不能只靠低价格占领市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党委书记宋占波说。

    据了解,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完全自主研发。目前,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以40多台盾构机订单优势,跃上国内市场份额的头把交椅。北京、广州等近20个城市纷纷订购打着“铁建重工”铭牌的盾构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也被誉为高端大型装备制造业领域杀出的一匹“黑马”。

科技奖励有异化 评价制度待完善
中国铁建:五大转变谋转型
“铁百合”绽放津门
居住证管理办法已形成草案
桂粤港澳青少年共建“西江千里绿色走廊”
政协委员测血压
全国两会少数民族代表委员茶话会在京举行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