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政协医卫组里,菊红花是有名的“无知少女”。“无党派,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女性。我全占了。”这位蒙古族女委员边说边笑。
菊红花是海西州历史上第一位全国政协委员。2007年底,州委统战部告诉她当选的消息时,菊红花都以为对方说错了。过了半个小时,她还轻声地问:“您是说全国政协委员么?”在得到对方肯定回答后,菊红花先是高兴,进而是害怕。“一下子到了这么大的平台,我能胜任么?全国政协的提案要怎么写?”之前,她只当过两年州政协委员。
身为海西州乌兰县蒙医医院的副院长,从自己熟悉的情况写起总没有错。菊红花的第一份提案是呼吁给乡镇卫生院配急救车。那时候,青海基层医疗状况非常糟糕,基础设施残缺不全,令人担忧。结果这份手写的提案被有关部门退了回来。“2008年,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只是青海还没有落实到位,因此,我的呼吁等于有些多余了。现在,乡村卫生院都有了120。”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开始。此后,菊红花写了25份提案。这些提案都只有一个主题:请关注西部,请关注底层,请关注医疗。她也很开心看到这几年乡村医疗的变化。
不过,她也指出,强基层绝不是砸一轮钱就可以了事,还有太多的坎儿要迈、太多账要还。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的问题。 没有人,设备再好也是白搭。菊红花调查过当地的一些乡镇卫生院,X光机、B超机、生化分析仪都有,就是没开过封儿。“没人会使,打开来占地儿还费电。”
去年,菊红花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自己所在的蒙医医院10年未进新医生了,最大的科室内科也就三个大夫。报道发出后,卫生部等部门专门打电话向她核实有关情况。“我以为他们重视了,也许就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到现在还是没有动静。”过去一年,他们医院还是没有进新人。
菊红花知道,基层条件差,青海基层的条件更差,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而且还有编制的问题。“有编制的吃财政饭,有保障;没有编制的属于临时工,有一顿儿吃一顿儿。青海财政收入不高,编制也就紧缺。”她说,不光县蒙医院缺编制,连省藏医院编制都不够,500个床位才给183个编制。“条件不好,待遇还没保障,人家不愿意来是正常的。”
她已经连续三年呼吁政府多渠道培养适合基层的医生了。“乡亲们真的很需要医生。西部大都地广人稀,尤其是牧区,人们生病了,要走好远的路。如果连医生都没有,看着真得心酸。其实,我们不要什么博士、硕士,甚至连本科也不必,只要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有临床经验的就行。”菊红花的要求似乎并不高。
为此,她今年又提建议,合理制定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编制标准,解决现有编制外聘用人员占比过大的问题;加大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力度,逐步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一批全科医生;建立并完善村医上岗、执业、退出政策,出台全国统一的村医待遇标准,村医的养老保险参照村干部标准予以保障,解决村医后顾之忧.....
“我也知道这事儿不容易弄。可是,不管能不能成,我总要喊这一嗓子。让大家多看基层一眼也好。”她说。
3月8日,菊红花在餐厅偶遇卫生部长陈竺。她知道,陈竺曾经做过赤脚医生,后来才成了政府领导的。“我告诉他自己是从最基层来的,有些医疗改革方面的问题想跟他说一说。”于是,俩人谈了40多分钟。菊红花唯一遗憾的是自己普通话说得不好,也不知道部长听懂了多少。
本报记者 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