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3月17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这一天,梦想成真

——20位读者代表做“一日中青报人”侧记

本报记者 骆沙 实习生 张晨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17日   02 版)

    读者参观报社展出的优秀摄影作品。实习生 陈伟摄

    “为什么中国青年报的编辑、记者总能发掘不一样的新闻视角,拥有如此敏捷的思路和神奇的文笔?”3月16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刘思佳来到中国青年报社,驻足报史长廊时,她在大兴安岭火灾“三色报道”、汶川地震优秀报道《回家》的展板上找到了答案。

    “了解报社的历史,才发现中青报人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这份有风骨、有勇气、有担当和责任感的报纸,也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刘思佳说。

    这一天,刘思佳和其他来自陕西、河北等十余个省份的20位幸运读者,受邀走进位于北京东城区海运仓2号的中国青年报社大院,过了一把“中青报人”的瘾。

    “海运仓2号,这是我一直想来看看的地方。感谢中青报,圆了我做一日中青报人的梦想。”今天一大早,来自云南的读者周宝泰,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上午大家参观了报史长廊,并且走访了报社的网站办公场所和印刷厂。

    “有一种青春与我们同在”,观看完报社60周年专题短片,读者们在报史长廊前久久伫立,细细研读版面上的文字。每一篇报道、每一块版面背后,都有一段或荡气回肠或一波三折或影响历史的故事。

    1960年2月28日的《中国青年报》刊发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唤起了读者中最年长的张同冰和“80后”大学教师肖灿共同的青春记忆——这篇文章在他们的中学教科书上都出现过。肖灿禁不住举起相机拍下了这珍贵的版面,他说:“这是第一篇使用蒙太奇手法的新闻报道,资料很难找,现在的学生都读不到了。”

    48岁的张同冰感慨道:“《中国青年报》在社会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报道都浓墨重彩,很有份量。”在活动现场,这位学生双语报的编辑忙碌地穿梭于各处,抓紧机会与各位编辑、记者合影留念。“真没想到,很多在报纸上鼎鼎大名的人物,竟然这么年轻。”张同冰说。

    下午2时,一场读者与报人间的座谈正式展开。来自山西晋中的读者朱爱萍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大姐”,说起与《中国青年报》的缘分,她有说不完的故事。30年前,17岁的朱爱萍读到的报纸只有4个版。今天,她已经通过博客转载了数不清的经典报道,因为她觉得这份报纸给了她“另一双看世界的眼睛”。朱爱萍动情地说:“我把《中国青年报》当成自家人看待,活一天就要读一天。”

    福建对外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党总支副书记刘亮元则是因工作与中青报结缘,“2009年之前,我一直从事团干部工作。那时,共青视点是我非常喜欢的版面”。

    来自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少校读者王群因《中国青年报》与自己的心上人结缘,终成眷属。他表示将会把与《中国青年报》的情义,在自己所在的部队传承下去。

    昨天才结束任务的“两会”报道组记者们也来到了座谈会上,读者们争相举手向他们提问。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的钟西贝提问:“一篇报道可能改变受访者的命运,我想知道中青报怎样看待媒体握有的话语权。”特别报道部副主任、资深调查记者刘万永坦言:“以前的报道可能是点一把火就走了,不关注后来会怎么样,而现在,中青报人对待新闻的态度更加审慎,有的报道我们会持续追踪,有的报道考虑到可能给受访者带来麻烦,在这方面就会有取舍。”

    与此同时,在中国青年报读者论坛上,热烈的探讨也在展开。

    网友“静挖池塘”表示,“我觉得有些新闻我也看到了,但就是无法深刻地表达出来,归根结底是新闻采写能力不够。我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希望中青报也能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网友pinkye则表示,“关注中青已经很长时间了。我对中青文化始终怀有敬意。我也希望自己能做一日中青报人,进一步了解、感受中青文化。”

    “今天,海运仓2号,像过节一样充满喜庆的气氛。”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梁长春说,读者说自己是读着《中国青年报》成长的,“而我们要说,《中国青年报》的前进动力来源于读者”。当日,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张坤、副总编辑刘健与读者代表面对面,探讨两会话题,共议报社与读者的互动。

    在“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新浪微博账号上,互动也在继续。看到读者圆梦行动,新浪网友“简爱咖啡”在微博上贴出了自己20多年前从《中国青年报》“人生”版剪切的一张配图,“我是《中国青年报》的老粉丝,也是作者和评报员,中青报对我的影响很大。下次的圆梦行动我一定要来!”

    本报北京3月16日电

分享到:
“领头羊”跑出中国速度
这一天,梦想成真
“江西蓝天学院”更名“江西科技学院”
永不松懈的导弹“兵王”
决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圆梦海运仓2号
桂平沉船事故:官方数据五天三变
女大学生何平:逆境中的“阳光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