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3月17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专家称:消费者和同行企业均可起诉“假洋品牌”

实习生 张蕾 本报记者 王俊秀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17日   03 版)

    中国制造的产品穿上了意大利外衣,摇身一变成了国际高端品牌,并因此卖出天价。“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属于非常严重的欺诈行为,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和判断。

    北京庞标律师事务所庞理鹏律师告诉记者,“伪意大利品牌”的生产商不过是中国自己的普通企业,为了提升产品的档次和价格,不惜花费大量精力编造“来自意大利”的谎言,给产品披上洋外衣,通过欺骗消费者来达到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中国消费者对外国品牌总有一种天然的好感,认为来自国外的东西都是高品质的。商家们正是抓住了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的诉求,而且对国外品牌缺乏了解的现状,误导消费者。”

    刘俊海也认为,这些中国企业之所以愿意起洋名字,也跟消费者的需求有关。“消费者比较喜欢国外的品牌,很多中国消费者出国旅游会买很多国外的奢侈品,他们认为外国品牌的产品质量会更有保障也更体面。”刘俊海认为,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商家“傍洋牌儿”。要彻底杜绝这种现象,除了要靠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外,也需要消费者的成长和成熟,在选择商品时更理性,东西并不是越贵越好。

    庞理鹏认为,这种现象归根到底侵犯的还是中国消费者的利益,因此消费者应该起诉这些厂家,从而打击这些假品牌。据了解,庞理鹏所在的律所正在向全国征集消费者维权的线索,希望以消费者的身份进行维权,走公益诉讼的模式。“此外,这些‘伪意大利品牌’企业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国内的同行企业也可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四款和第二十条的规定,起诉这些厂家。”

    刘俊海认为,既然意大利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伪意大利品牌”的线索,我们就应该对榜单上所涉及的30家企业逐一调查,若情况属实则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彻底把这种现象清理干净。“这种现象不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不利于中国民族品牌的发展,侵害了意大利同类企业的声誉,也侵害了中国同类企业的权益。”刘俊海说,中国企业这样做非常没出息,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信心。这样下去,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将很难得到世界的认可。

    本报北京3月16日电

分享到:
中英科学家解开一种手足口病病毒结构
给学生减压的出路在于给管理者加压
数据显示:清华毕业生主要留在了国内
日本政府援助青海省“山村幼儿园计划”
图片新闻
我们为什么要来中国打假
专家称:消费者和同行企业均可起诉“假洋品牌”
深圳处置三起假爆炸物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