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3月19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众议堂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19日   07 版)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研讨会现场。

    李群(法制日报社副总编辑)

    作为中央的主流媒体,针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如何切实发挥作用,谈三点建议:

    1.进一步创新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载体。网络已经成为法制宣传的重要途径,《法制日报》目前正在充分运用新媒体向青少年传递法制信息。我们专门开设了少年普法频道,今后可以考虑更多地运用网络的优势开展普法宣传。另外,还将充分发挥手机的功能,《法制日报》于2008年推出了《法制日报手机报》,曾专门开辟了青少年的专刊,向用户及时发送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制信息。

    2.进一步创新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由司法部、团中央和全国普法办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网上普法知识大赛至今已举办八届,成为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普法品牌。

    3.要进一步创新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法律是道德的最后底线,媒体在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时,也应该对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尽一份力,使青少年做一个有良好道德观的人,青少年才会自觉远离违法犯罪。这方面媒体应该做更多的工作。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40%的犯罪人会决定90%的犯罪案件,所以我们预防犯罪的重点是少数人。少数人有一个共性特点,他们大多在18岁之前就会出现犯罪问题。犯罪人又分3种情况,第一种是没有理由,家庭正常,教育正常,但他犯罪。这部分人占10%;第二种是家庭残缺,没人管,生而不养,这部分犯罪人占7%;还有23%是属于家庭正常,父母想管教孩子,但是没管教好,出了问题。   

    12~16岁是出现不良行为到犯罪的关键期,但犯罪人的心理问题和犯罪问题的形成原因是12岁之前。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是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今天研究法制教育,也是研究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专家都提到家庭教育,通过研究可以看到,除了10%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没有办法的,剩下的30%,由于后天的家庭残缺或教育不当,这部分可以想办法解决。法制教育要从孩子做起,而且是从娃娃抓起。

    第一阶段是幼儿园,我认为幼儿园阶段敬畏教育非常重要,让孩子知道干坏事很可怕。第二阶段是小学教育,最重要的是让他们首先知道法律是保护我们,而不是惩罚我们。我们的成长和生活需要法律保护,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第三阶段,中学到高中最重要的是规则教育。社会需要规则,法律就是规则。我们不要讲一些大道理,更不能简单地让孩子们死记硬背法律条文,这样往往效果适得其反。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要伴随着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绝对不要等到犯罪以后,或者有了问题以后才开始采取措施。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他们往往生活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从小受到影响,品学方面存在缺陷,到了学校以后很容易受到排斥,慢慢他们就被边缘化,在学校里待不下去,继而辍学,到社会上以后就容易接触到一些不良的青少年,慢慢滑落进犯罪深渊。

    家庭教育有两个基本点非常重要,第一是道德智能的培养,简单说就是明辨是非,从小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第二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美国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一种行为坚持21天会初步成为一个习惯,如果能够坚持90天就会成为一个稳定的习惯、成熟的习惯。在儿童时期,一定要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下工夫。我们对115名死刑犯的童年和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最显著的差异是习惯的差别。

    中国非常需要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家庭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比如出现了47万所家长学校,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有家长学校,现在还有网上家长学校和广播家长学校等形式,都很好,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力量去推进家庭教育。

    姚建龙(上海政法学院教授)

    法制教育的内容定位不应该是简单地教孩子们法律知识,而是倡导一种法律精神。实际上,要求青少年了解这么多法律知识是很不现实的,我们从事法学教育的人也只知道一点点。我们的法制教育现在缺乏的是对法律精神的提炼,让青少年可以牢牢地记住。我觉得有五个关键词是我们法制教育应该宣传和倡导的精神:一是责任;二是权利;三是自由;四是程序;五是平等。

    在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强调的是对话,也就是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主体关系,而不是单纯的“说教”甚至“恐吓”。要从说教到渗透。环境、文化是有渗透力的,潜移默化的。强拉硬扯,用搭积木的方式把所谓的“法制教育”搭到课程教育体系里,搭到媒体的节目中去,没啥用。

    我觉得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心应当是教育青少年工作者。我接触到很多青少年工作者,有些人的基本法律知识还是比较欠缺的,这要努力加以改变。

    吴宗宪(北京师范大学犯罪与矫正研究所所长、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         

    青少年法制教育要注重七个环节:

    第一是对逆反心理很强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改变,应该更多借助他们的同龄人进行法制教育,要用比较新的形式和活泼的内容来吸引他们。第二是不要被动地让青少年坐在课堂上听讲,青少年精力旺盛,应该多通过互动的方式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能量。第三是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形式进行法制教育。第四要更多地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方式来改变青少年的不良习惯,而不仅仅限于传统的说服教育。第五是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的组织联系。闲散青少年、流浪儿童,散在社会上,没有进入一个社会组织,他们很难有机会接收到我们开展的教育。创新一下形式,把这些人融入到一个群体里非常重要。第六是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时,对于贴标签、打上负面烙印、划入黑名单等做法应该谨慎研究。第七是对于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不能仅仅关注青少年本身,同时也应该非常重视他们的家庭。家长学校的形式是很好的,过去家长学校对法制教育方面不是很关注,以后能否把法制教育内容融入进去。家长教育,学校是一个方面,很多家长之间的互相交流也很重要。年轻的父母心里应该有两个明确的概念:一是小孩要依恋父母,有良好的关系;二是小孩要有自信心。

    卜卫(中国社会科学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08年我在河北少管所的一项研究发现,犯罪青少年大都是流动人口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大多经历过暴力,生活在城乡接合部,绝大多数是团伙犯罪,他们到一个新的社区以后,需要新的社区认同。

    我们做法制教育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用什么内容和方法来教育。我们国家在1990年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人权的观点和儿童、青少年参与的观点,应该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头戏。一定要青少年参与,因为他们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也知道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最适合他们,所以会促成有效的改变。这些问题通常家长和教师不知道。如果要影响家长,要先了解家长对暴力有什么看法,家庭是怎么样管教孩子的,同时也要看他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样的行为。

    我们在工作中跟孩子一起讨论什么是暴力,有没有经历过暴力。我们在调研时也强调青少年参与,在他们中做100多人的访谈,让他们讨论什么样的暴力是最侵害青少年的,应该怎么解决等。我们还通过参与式工作坊,让青少年自己开发一些宣传教育方案。其实孩子们开发了很多的方式,比如戏剧、生日派对、儿童俱乐部、流动儿童社区中心、社区歌舞、DV等。

    做这些工作最重要的体会是要尊重青少年的生活经验,要了解青少年的文化,要知道不同青少年群体使用的媒介或接受的途径是不一样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青少年一起去做。

    刘兆宏(大连市公安局沙河口分局侯家派出所民警)

    我参警27年,1999年至今担任沙河口区多所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配合学校做过大量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目前失学失管已成为青少年犯罪前的主要生活常态。处于失学失管状态的青少年人中,又以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最为突出。沙河口区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起两张网,即“重点青少年群体信息网” 和“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网”,使法制教育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针对性更强。

    解决好重点青少年群体法制教育问题,基层派出所、学校应努力做到“防微杜渐,居安思危”,关键是解决好基层派出所、学校等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问题。一是具有“三心”,即责任心、热心和恒心,做到尽职尽心尽力;二是坚持“三个及时”,即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公布事实真相,做到维实维细维稳;三是坚持“三不放过”,即事件不查清不放过、行为人得不到合理处理不放过、被害人没有得到安抚和谅解不放过,做到真心真实真信。

    李启雄(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主任)

    2009年3月,为了解决海口市日益突出的未成年人教育矫治问题,我市创立了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对未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和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进行3至6个月的教育矫治。至2012年2月底已接收学员970人,结业865人,重新违法犯罪的仅20人,占2.3%。海口市户籍结业的368名学员中,继续就学的211人,其中两人考上大学,25人考入高中。中心成立起来,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大幅减少,2009年至2011年三年平均数比2007年至2008年平均数下降24.6%。中心的主要做法是三个方面,分别是在校教育、校外教育、对外教育。

    在校教育主要是在法制教育中,根据问题少年呈现出的赌博、盗窃等表象性问题和观念、心理、德行等深层性问题,运用情感疏导、认知改变、重新适应、行为矫正、环境控制、反馈调节、生理调节等七个教育矫治原理,从入校教育、养成培训、心理矫治、法律教育、国学教育、拓展训练、思想教育、感化教育、劳动教育、结业教育十个方面实施教育。校外教育(跟踪帮教)主要从做好衔接、回访、约谈、聚会等方面着手,巩固在校教育成果。对外教育是将法制教育中心的成果辐射到全市和全省,通过上门宣讲、开门对讲、出门演讲、闭门听讲等方式打造法制宣传教育的“四讲”品牌,对全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起到强力推动作用。

    吴安鸣(重庆市行知高级技工学校校长)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重在预防而不是治理,而预防的主渠道应该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互相配合,融为一个完整的教育循环系统,但是其中的重点应该在学校。如果科学设计、有效落实、监督评价配套,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标在学生中小学阶段是可以得到实现的。

    我校是中职学校,基本上都是考不上普通高中,对“分数教育”极其厌倦的学生。公安司法部门的调研数据表明,中职学生相对其他学校的学生而言,是一个违法犯罪偏高的群体。针对这些学生,我们的做法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是老师要让自己的工作有价值。

    在行知学校每个老师都会在学生有需求的时候给予关怀,这些在初中被边缘化的学生,这种真正的爱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改进和奋斗的力量。踏进行知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很快会体会到这里是一个师生相对很平等,每个人都会受到尊重的平台。师生之间没有等级、没有歧视、没有交流的心理障碍。

    学校生活的快乐感对曾经被“边缘化”了的和有过失经历的学生尤其重要。行知校园的生活是在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样化。学校成立了32个课外活动社团,每个孩子可按自己的爱好参与。我校在引导同学们制定道德、纪律、生活行为标准时,很注意合情合理合适的标准,由低向高,由简单到多元逐渐提升,让学生增加自身信心和勇气。

    阎志强(南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纪委书记)

    要植入法制,先植入阳光。不能就法制讲法制,即使把特殊青少年锁进法制书籍图书馆灌输几年,对特殊青少年的法制意识成长也不会有任何作用。我曾经发了一条微博:“每个人的心里都预装了各种学习软件、信仰软件、情感软件和病毒软件。所谓坏人,就是在心里不小心触发病毒,并被病毒迷惑操纵的人。因此,坏人也是受害者,我们不要恨他,更要帮他。”我们要做的就是植入阳光、抑制病毒在特殊青少年心里面的蔓延。

    要植入法制,必须先抽离环境。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环境很重要,生活的社会环境改变是改变内心认知的重要一步。现在社会上有一些特殊青少年教育学校,由于一些不规范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媒体对整个行业的质疑,因此发展受到了较大阻碍。我曾经对江西的几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过深入地调研,这些学校好就好在环境的抽离和专业化的手段。如果政府在这方面给予一些规范与扶持,依托这些机构实施法制教育,这对特殊青少年尤其是处于崩溃边缘的家庭都是莫大的福音。

    发掘、培植社会公益资源介入青少年事务。社会公益资源是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力量,希望政府能够拿出一些政策,扶持、引导一批社会公益组织以合法的身份介入青少年事务,这对解决特殊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人力资源与平台难题会很有帮助。

    杨薇(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民警)

    2011年9月,西安市公安局成立未成年人保护救助中心,对救助站收留的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进行集中教育矫治。日常工作中,我将心理辅导、道德品质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和矫治。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根据孩子们喜好游戏的普遍特点,采用“模拟法庭”角色互换的游戏方式,对孩子们进行法制教育。二、针对于这些孩子大都丧失荣辱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的特点开设《国学》课程,为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将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三、根据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爱心、不懂得关爱和感恩的情况,设立“爱心角”,将情感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四、针对于性格偏于内向或者是聋哑的孩子,除了爱心呵护以外,我们引进了沙盘游戏治疗,先打开孩子们的心结,再为孩子们进行法制教育。五、努力做好家站沟通,建立回访制度,将法制宣传教育延伸。

    结合工作体会,我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有几点建议:

    一是在学校进行普法教育要与道德品质教育,道德情感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二是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中心救助的600余名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孩子中,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孩子占到70%以上。三是将普法宣传教育深入社区,直接面向重点青少年群体开展。

    詹红荔(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

    我从2003年开始到少年审判庭工作,在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对问题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应该与司法保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我的主要做法是:

    创建“三三九不工作法”。即三个不开庭:对案件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对被告人成长背景没有调查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对犯罪危害没有足够认识的,不开庭。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被害方没有得到精神抚慰,达不成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但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不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落实的,不松手。这套工作法,对涉案青少年的教育和矫治效果很好,大大提升了帮教工作实效。

    2007年年初,我们开通了“延平区法院青少年维权热线”,不仅解答学生们提出的法律问题,还有情感以及如何与父母、老师、同学处好关系等问题。4年来,“青少年维权热线”接到求助电话400多个,让12名问题少年重返课堂,4名在犯罪边缘徘徊的少年被拉回正道。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远离犯罪,我又主动走出法庭,走进学校,深入社区和家庭,创造了一种重在激励、重在引导、重在互动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体系。我们从校园入手,探索建立青少年教育和预防的长效机制。

    相关文章:

    一点一滴培养青少年制度规则意识

    法制宣传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

    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

分享到:
法制宣传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
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
众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