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3月2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李海英:有信仰真幸福

本报记者 王烨捷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20日   01 版)

    微寄语

    当代青年为什么感到迷惘、空虚?是因为我们在精神上失魂忘本了。没有灵魂支撑的“个人奋斗”,不可能走得长远。

    李海英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朵“奇葩”。她放着待遇优厚的国际关系学院专业课教师不当,偏偏跑到少人问津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当起了专职思想政治教师。

    换岗那会儿,很多人不止一次为她分析这两条截然不同的职业道路的利弊。前者的未来一片光明,干得好能当教授、硕导、博导;后者则要求她承担全校最难上的一门公共课——思政课,她的未来可能永远停留在“教师”层级。

    李海英选择了后者,理由是“思政课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专业课”,她上思政课,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像她一样找到信仰、找到理想,继而激发深埋在年轻人心底的责任意识。

    李海英的思政课,与她本人的作风、性格一样,也成为对外经贸大学校园里的一朵“奇葩”。

    她的授课过程,被学生全程录像,在视频网站上被广为流传;她从不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而是跳开教科书章节,把人物、故事串成“小说”讲给学生;她的思政课总是“上座率奇高,几乎堂堂爆满”。

    李海英的邮箱常常会收到学生的来信,信中提到最多的是“迷茫”。学生可能不知道,令他们仰慕不已的思政课李老师,也曾“迷茫”过,最严重的时候,李海英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

    那时,李海英博士毕业,被分进了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关系史。这个在外人看来风光舒适、收入不错的工作,却令李海英纠结不已,“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难道就一辈子为了当教授、博导而奋斗?”

    对于那时的李海英来说,“充实的幸福感”是一种“奢侈”。偏偏在这个时候,学校又给这个新教师派了一份“硬活儿”——兼职上思想政治课,每周4堂课,每堂课一个半小时。

    “备受煎熬。”那时的思政课,李海英说得言不由衷,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特别难受,最严重的时候都想自杀。”

    花了整整两年,李海英致力于“找寻理想”。她拜访了很多年长的学者、老师,每到一处都要与对方“辩论”一番,“我自以为读了很多书,知道很多史料,与其他前辈聊过后,他们用正确的历史观纠正了我过去偏狭的历史观”。

    两年的“头脑风暴”过后,李海英找到学院领导,主动要求调往思政部,担任一名专职思政教师。“当代青年像我过去那样迷茫的人太多,我要帮助他们找到信仰,找到理想,找到自身的价值。”现在的李海英,没有过多功利的追求,惟求信仰不灭,“有信仰,真幸福。”

分享到:
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在京举行
广东全程差额票决八个“正厅”
“吻”丢的学籍还能要回吗
毕秀梅:瓜子铺也有春天
“故宫大盗”一审获刑13年
李海英:有信仰真幸福
童之磊:理想之路不停步
任芳:用努力证明自己
招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