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医改规划的最大亮点无疑是让公立医院真正公益起来。它首次明确了政府办医的责任,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原则保证。医改专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时称,没有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其他改革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十二五” 医改规划),提出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到2015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李玲认为,“十二五”医改规划明确了三项任务:全民基本医保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和公立医院改革。实际上,在上一轮医改,前两项任务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唯有公立医院改革迟迟未动。这次国家下了决心非推进下去不可。
受着盘根错节的利益牵扯,公立医院改革最复杂、最困难。 2010年年初,《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出台,选取全国16个城市试点公立医院改革。从试点情况看,现在改革大多是围绕着外围项目转,如住院医师培训、信息化、医院管理等,对深层次的问题却少有触及。
对此,“十二五” 医改规划则提出: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按照“四个分开”的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大力开展便民惠民服务,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十二五’医改规划直面难点,没有躲闪。”李玲说,它首次明确了政府办医的责任,将“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作为一项关键内容。
“十二五” 医改规划一改过去“给政策不给钱”的做法,规定政府要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负责。同时要起到监管的作用,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含国有企业所办医院)数量和布局,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规模和设备配备,禁止公立医院举债建设。
补偿机制一直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和热点。过去30年,在药品加成的规制下,医院和医生已经习惯了通过多开药和大检查,并以此衍生出一条利益链。打破旧机制,让医疗走上新轨道,一直是人们的期盼。
李玲说,根据基层改革的经验来看,未必值得那么忧虑。“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新机制不是运行得很好吗?”
“十二五” 医改规划规定,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收费标准,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
李玲指出,“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的“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是一大新意。“这在2009年新医改总方案中没有提过,然而,却非常重要。虽然我们一再强调政府要多投入、要担责,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医疗是无底洞。医改不仅仅是花钱的事儿,投入重在创新机制。有了新机制,上了新轨道,老百姓得到了真实惠,钱才花得值。”
“十二五” 医改规划中明显给医保加了码。除了保障功能外,医保还要负起对医疗服务行为监管的责任,制止医生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滥用药品等行为。
怎么监管呢?“十二五” 医改规划说,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采取总额预付、按人头和按病种付费等复合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同时加强监管,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实现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公立医院通过谈判方式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严格基本医保药品目录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等指标考核。
另外,李玲认为,“十二五” 医改规划中,“进一步增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政策的协同性”的提法非常有指导意义。目前,医改的各项工作都在分头推进,让它们形成合力,共同向好的方向发展,实在是一件大事。
李玲评价说,“十二五”医改规划特别提出,要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就是要将各项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本报北京3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