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3月24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让世界了解中国国防

——记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

包国俊 田义伟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24日   02 版)

    参与拟制了7版中国国防白皮书后,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的头发花白了。国防白皮书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军队的一个窗口,两年一版的这份政府文告发布后,一些西方军事专家都要一句句地认真研究。

    除了担任国防白皮书拟制专家组组长外,这位军事科学院的研究员还是全军常备外宣专家、军队外事工作专家咨询小组成员、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理事,众多国际性防务论坛上,经常出现他的身影。而记录他日常工作的一部纪录片,名字就叫“让世界了解中国国防”。

    两万字国防白皮书,原始材料上百万字

    陈舟见证了中国国防白皮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回想1998年刚开始拟制第一版国防白皮书时,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难,因为没有先例可循。”59岁的少将陈舟说。

    他和拟制组成员翻译了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的国防白皮书,几经讨论,确立了中国国防白皮书的框架,包括安全形势、国防政策、国防建设、国际安全合作、军控与裁军5个部分,这个基本框架一直沿用至今。

    白皮书是政府文告,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和敏感性,要求文字表述必须严谨,不能有任何歧义。陈舟说,1998年的国防白皮书只有两万多字,但背后准备的原始材料足有上百万字。

    这短短的两万多字,专家组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细细打磨。在第一部中国国防白皮书中,陈舟撰写了我国防御性国防政策的历史文化传统依据。这段话虽然仅有200字,但陈舟查阅大量文献,请教多位专家,花了一个多星期才写好。

    每一版中国国防白皮书,都体现了创新——2000年概括提出我国国防政策的7项内容,2002年提出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5个方面内容,2004年阐述我国安全战略的基本目标、原则和手段,2006年宣示我国核战略,2008年公开我国国防发展战略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2010年提出新时期中国国防的目标任务。

    中国国防白皮书的透明度也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陈舟说:“我们要保密,但不能保守。”每一版中国国防白皮书,都在提高透明度上有很大进步。

    比如,1998年版中国国防白皮书在谈到7个军区时连具体名称都没有写,而两年后的国防白皮书就开始介绍解放军的总部体制、军兵种体制和军区体制了。2002年的白皮书介绍了陆海空军和二炮部队,甚至具体到“各类航空兵团编制飞机数量,通常在20架至40架之间不等,飞机和飞行员(机组)之比,通常是1:1.2”。这版国防白皮书的透明度让西方一些智库惊讶不已。

    一些国家因此评论说,中国近年来在军事透明度上已经迈出一大步,白皮书的内容非常详细,显示了中国致力于降低亚太地区军事紧张局势、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的强烈愿望。

    军事学者要肩负“侦察兵”和“瞭望哨”的重任

    陈舟所在的军事科学院是中国军队的重要智库,这位从事军事理论研究30多年的老兵,一直把军科院老院长叶剑英元帅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在军科工作要下决心钻学术,干一辈子,死了葬后面的黑山扈。

    多年来,陈舟出版了10部理论专著,组织完成数十项课题和研究报告。他还荣获军事科学院学术研究的最高奖“叶剑英军事科研奖”。

    上世纪90年代末,陈舟把目光瞄准中国的亚太安全战略,在综合分析亚太地区各主要国家安全问题的基础上,组织撰写了35万字的《亚太安全战略论》。美国兰德公司评价说:这本书提出了对亚太地区军事和经济趋势独到的系统分析。

    “我们得自觉肩负起‘侦察兵’和‘瞭望哨’的重大责任。”陈舟这样理解军事学者的使命。

    近年来,中国军队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热点,中国军事专家的言论受到国内外媒体普遍关注,陈舟在全军外宣工作理论研讨会上,具体阐述了提高军事专家应对媒体能力的建议,受到与会代表一致认可。

    2001年,陈舟在美国哈佛大学作客座研究。为全面了解美国政府东亚安全政策调整,他采访了包括3任美国原助理国防部长在内的17位政要和学者,还利用出访加拿大、日本、韩国等机会,就东亚地区安全、导弹防御系统、中美关系等问题与有关研究机构进行交流。

    回国后,他撰写出版了《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一书,对中美关系的“钟摆”理论以及处理中美关系必须以尊重对方战略利益为前提等重要观点进行了阐述,并准确预测了美东亚安全政策调整和对华政策走向。

    他的声音常让国际同行仔细倾听

    陈舟身兼多个与外事相关的职务,经常在国际舞台上“向世界说明中国军队”。

    2006年底,陈舟随国际友好联络会代表团访问日本。当时正值中日关系敏感期,在双方防务官员闭门会上,他以渊博的学识有理有据地回答了与会人员提出的所有问题,给日方官员留下深刻印象。会后,国际友好联络会秘书长说,“会前我们很担心,没想到效果这样好,这才是高水平的交锋。”

    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针对外方对我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立场所持的怀疑态度,陈舟精心准备发言材料,从6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我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有力地回击了对方的蓄意挑衅。

    有时,这种“回击”和“说明”还会带着火药味儿。第四届亚洲安全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在大会发言时突然发难,对我国军力发展无端指责。会议间隙,陈舟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反驳说:美国军费占世界军费的一半,武器装备也是世界最先进的,有什么资格指责中国军力的发展?

    但更多的时候,儒雅的陈舟是“温而厉”的,他声音略带沙哑,却常常让国际同行仔细倾听。

    在2006年召开的第七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上,有外国学者提出中国军事不透明等诸多指责。陈舟立即向与会各国代表系统阐述了中国在军事透明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然后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地批驳了外国学者的观点。

    会后,大会秘书长两次称赞陈舟:“你今天的表现可以打100分。”就连那位外国学者碰到陈舟也说:“你可以当新闻发言人了。”

分享到:
胡锦涛同印尼总统苏西洛举行会谈
温家宝总理致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的贺辞
普京总理致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式的贺辞
雷锋生前所在团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五十年的坚守
“学雷锋·在行动”2012年全国道德
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启动
何挺任重庆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图片新闻
让世界了解中国国防
咱不能占国家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