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22岁,去年大学毕业。
我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而且因为从小家人就不太允许我出去跟朋友接触,所以在跟人打交道时,我都会很紧张。
久而久之,我认为自己是个不喜欢跟人接触的人,但后来我发现并不是这样,我还挺希望有很多朋友的。所以我刻意让自己走出家门,跟一些朋友玩,唱唱歌、打打球、逛逛街之类的;但我发现这样对我并没什么帮助。
经常和我在一起的朋友仅仅那么几个,大学时是舍友,工作了就是几个同事。就算我们常在一起,也没有太深入的交流,没什么话题,永远是在抱怨单位、领导。连要好的朋友,我也经常觉得不知要跟他们说什么,基本不会主动打电话给他们。
很多时候我感到别人跟我讲的话是能够展开讨论的,但我还是不知道说什么。前几天我认识了一个外国人,他说他上个月刚去了北京玩。可我居然就不知道如何接下去聊了,这让我很崩溃。
我是学英语的,我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但我真的很难跟人家讲话。以前我一直觉得可能是英语不够好,后来才发现是我缺乏跟人沟通的能力。我对事情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也没自己坚持的东西和擅长的话题。
我现在是个中学老师,当初选工作时,也是因为觉得这个工作能锻炼我的沟通能力;可我发现,即便是当班主任,我跟学生也总讲一些千篇一律的话,就是以前我爸妈教训我时说的那些。我想我的学生也要崩溃了。
我该怎么办呢?
小孟
小孟:
你好。从你的来信中,我能感到你与别人无话可说时的无奈、失望,和你希望改善与人沟通的急切渴望。同时从你说“曾经以为自己不太喜欢跟人接触,后来发现事实不是这样”和“刻意走出家门,跟一些朋友出去玩”等表述中,我也看到你非常关注自己,愿意探索认识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我觉得你是个愿对自己负责的人,难能可贵。
“与人沟通却没有话题”,这是很多人都会有的烦恼,很多时候这与我们和对方的关系本身有关。但你面临的问题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如此。心理学认为,人们特定行为的出现总与特定的心理原因相关联,内在决定外在,人的行为会反映内在世界的状况。
你的来信给我一种感觉——当置于交往情境时,你的头脑似乎很空,话题像被什么压住了,冒不出来。你来信的最后说“即便是当班主任,我也总跟学生讲一些千篇一律的话,就是以前我爸妈教训我时说的那些”,把这话与开篇“家人从小不太允许我与朋友接触”摆在一起看,我似乎看到了你找不到话题的原因。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早年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对父母权威绝对依赖的儿童,往往从父母的教育方式中形成对自己的看法——这常与父母怎样看待我们相一致,形成与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相适应的应对方式,即行为方式,同时会在潜意识中内化、认同父母的态度、观点和行为。
儿童天真无邪,有很多好奇心和自发性,有的成年人对待儿童却难免霸道武断。如果儿童被父母管教得太多太细,导致不能表达自己的话,他很难会从这种对自己不认可、不尊重、不理解的态度中认可自己并看到自身的价值。进而,他也很难学着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主见爱好;相反他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不那么有价值、别人(权威)总比自己高明,知道什么是合适的、正确的。
如果儿童无论做什么都会被批评,他发展出来的应对方式只能是不去暴露自己——少说、少做,只做应该的、允许的;只有这样才能少受责罚——可这样的话他的自主性和价值感只能被抑制,体现在人际交往中就是被动封闭,久而久之就不知该怎样与人交流。
此外,不管儿童是否喜欢父母这样对他,他都会潜意识地内化父母的方式与态度,当他成为权威时,同样会表现出当年父母对待他的方式。
现在你作为一个老师,你对待学生的方式就复制了当年你父母对待你的方式。由于内化了爱管教的父母,在现实中你与人交往时,内化的权威就会自动起作用,下意识地告诉你不能随性而为、袒露自己,否则会受批评、被嘲笑。——但良好的人际关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方真诚地自我袒露,在自主袒露中双方体验到了真诚信任,加深了相互了解。因而要找到话题,就必然意味着要暴露自己,你难以打开自己必然难以找到话题。
因此,仅仅尝试改变行为是收效甚微的;真正的改变是要给内心“松绑”——弱化内心那个“教训”自己的声音,抛掉“什么应该说,什么不该说”的想法;尝试打开自己,表达此时此地你真实的见解和感受——这需要勇气,需要冒可能被人伤害的风险,同时还要在内心不断肯定自己。也许最初你很难做到这些,但坚持下去,我相信会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