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部之外,十分空旷,四周很少人烟。夜晚除了黑洞洞,还是黑洞洞;除了宁静,还是宁静。黑得怕人,静得也怕人……此刻,城市喧嚣不再是我们耳边的一种多余、一种闹杂,而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慰藉和奢侈品。”
这是牟成文在日记中描述的在永隆村的第一个夜晚,“辗转反侧,一夜无眠”。5年前,身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副教授的牟成文被选派到永隆村担任新农村建设工作组驻村干部。
湖北省钟祥市的永隆村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地区农村,狭窄的村道坑坑洼洼,年久失修的渠道荆棘丛生,村民的房子低矮破旧。
牟成文及另外3名来自湖北省粮食局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组,首要任务是走访村民,了解民情。牟成文拿出做学问的精神走访调查,和工作组一起制订了永隆村的三年发展规划。
要实现规划,光靠永隆村本身不可能,需要广泛的外部力量支持。精于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牟成文变成了招商引资的干部。他不得不打破自己“不碰酒杯”的规定,和工作组的队员们直接为永隆村筹资300多万元,间接筹资几千万元,把一个落后偏僻的山村变成了一个别墅式的新农村。湖北省的验收组对此给予了高度认可,打出了97分的全省最高分。
“用天翻地覆来形容永隆村三年的变化一点也不为过。”牟成文自豪地说。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牟成文付出了他人无法体会的艰辛与努力。从到永隆村驻村的第二年起,因学院师资有限,他还承担了教学任务,每周都要在偏远的山村和繁华的都市间转换,“下乡是农民,上台是教授”。为了赶到教室上课,牟成文常常来不及换下沾满泥巴的鞋裤,由此获得了“泥腿子教授”的外号。上完课,他来不及回家看一眼又匆匆赶往长途汽车站。
那几年,孩子的家长会他一次都没有参加过,甚至连孩子就读的学校都没有去过一次。
和村民一起插秧收稻、搬砖抬石、挖塘清淤,牟成文身上的泥土味日渐浓厚。有一次,他刚下汽车就被招工的人叫住了。对方热情地说:“还剩最后两个名额了,工资待遇优厚,肯定比你现在强。”
比起艰辛,牟成文觉得收获更多。白天下地干活或走访村民,晚上挑灯看书,牟成文将书房搬到了乡村,而这样的阅读常给他新的体悟。今年初,他撰写5年、十易其稿的论文《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几年来的驻村经历对他写作《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及相关研究大有帮助。他认为,从事类似研究的学者都值得到农村,这对于更加深入地理解经典、认识现实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驻村工作结束后,牟成文的乡土情还未结束。去年底,他又入选为湖北省首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再次投身服务新农村建设。
在百名博士成员中,牟成文是特别的一个:年龄最大、职称最高、服务农村时间最长。他在日记中写道:“激动和热诚,永远是事业的生命,也永远是工作的本质。我不能决定我在未来的工作一定会非常出色,但是,我能把握我对事业的一种激动和热诚。我也会将这种激动和热诚注入到我生命中。”
本报武汉4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