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浙江嵊州的读者章子信近日给编辑部来信,讲述了他正在浙江大学读大二的儿子从小进行运动训练,并因此在学习成绩、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等方面受益匪浅的成长故事。章子信以自己培养孩子的真实经历,对当下一个社会焦点问题——如何真正帮助孩子“减负”和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章子信的儿子在读小学三年级之前,也是一个不太爱运动的孩子,“当时,别的孩子一分钟跳绳能跳100多下,他只能跳30多下”。不过,自己很爱打羽毛球,也很想让儿子有一个运动爱好的章子信,在儿子读小学三年级时,把他送进了浙江省体校羽毛球队。
儿子在省体校羽毛球队接受了两年的专业训练,两年后,考虑到孩子的先天条件并不突出,今后走专业运动员这条路势必面临艰巨的挑战。另外,考虑到孩子在专业队训练,虽然文化课学习没断,但总的来说,孩子在文化学习上相比普通学校学生还是落下了太多。最终,章子信在儿子读到小学五年级时,带他离开了省体校。
重新就读普通学校后,儿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名靠后,但章子信对儿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太高的要求,除了因为儿子少读一年英语,而上了补习英语的课外辅导班之外,章子信没有像别的家长那样,把孩子的业余时间塞满各种学习内容,反倒是给孩子每周至少安排一次羽毛球训练。
儿子的学习成绩在小学阶段慢慢提高,但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的进步幅度明显加大。不过,孩子没有参加任何学科的课外辅导或兴趣班,章子信的做法是,“保证孩子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完成分内的学习任务。”在章子信的印象里,儿子的初中三年,基本上每晚8点前就能做完作业,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基本上能保证。儿子每天傍晚在操场上跑步,每个周末至少有一个下午或晚上进行羽毛球训练。初中毕业时,儿子以班级前列的成绩考入高中。
但在高中阶段,明显增加的学习压力使得章子信对孩子的培养方式与班主任发生了摩擦。章子信仍以过去的方式,希望儿子在学习之余仍有充足的时间用于体育运动,但学校方面却严厉要求孩子应把“玩”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因为章子信的坚持,孩子才算获得了适度运动的时间。当时的安排是,儿子每天傍晚在学校操场上跑步,而后每个周末打羽毛球和爬山一次。
章子信的儿子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并担任班长、学生会体育部长和学校羽毛球社社长。2009年4月,在儿子临近高考的紧张复习阶段,他仍参加了浙江省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并获得高中组男单第一名。当年高考,章子信的儿子以694分的高分(当年浙江省理科一本分数线为605分)被位于北京的某全国重点大学录取,但到校后,因为新校区的很多设施尚未完善,尤其是体育运动场地的严重欠缺,章子信的儿子对这样的大学环境不能满意,遂在入学3个月后毅然退学。2010年高考,章子信的儿子又以体育特长生身份被浙江大学录取,而实际上,他的高考分数634分也远远超过了当年浙江省理科一本线的551分。
章子信对儿子的教育培养方式,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显得非常另类。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绝大多数中国家长都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寻找和创造各种学习机会,但章子信对这种做法持反对意见,“现在的孩子有必要把那么多的时间全用在读书学习上吗?我不这么认为。我更看重孩子的学习效率,体学并行、以体促学对孩子来说,可能更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章子信的儿子除了在刚离开体校时,不得不参加课外辅导班补习英语之外,在整个小学、中学阶段没有参加过任何性质的课外辅导班,但其学习成绩却从较差到中等再到优等,“磨刀不误砍柴工,运动、锻炼、休息对学习起了调节的作用。想当年,剑桥英语、奥数竞赛等都已在学校出现。但我只知道孩子用太多的时间读书,反受其累。让孩子坚持体育运动,这样的学习、生活方式其实大大提高了孩子上课的注意力和学习的专注度。可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全得益于课堂45分钟的效率。”
中国时下流行一个观点,总是认为练体育的人一定要有天赋,并且练体育的人一定学习不行。章子信儿子的成长经历反驳了这种观点。章子信的儿子身高1米73,小时候运动能力也不出众,从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角度看,章子信儿子绝对算不上条件好的,但他自从接触到羽毛球之后,就再也没有放手过,最终也在比赛中拿到了名次,并成为大学体育特长生。“孩子首先有这方面的兴趣,同时也需要长期加以培养。上了大学后,孩子表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羽毛球。我们并不是单纯为了运动成绩或升学的目的让他练球,只是让他多一个爱好,让生活更丰富一些。”章子信表示。
章子信儿子也证明了练体育的人学习成绩也可以很好,“体育运动不仅增强一个人的体质,更锻炼了人的意志。现在很多学生长期刻苦学习,成绩也不错,但碰到中考、高考等大考就体现不出真实水平,考前焦虑,心理承受能力差。如何让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更强一些,体育锻炼就是最好的方法,因为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比赛,都是一次增强心理素质的考试;体育运动还可以让一个人获得坚持的信心和力量,现在的学生确实都上体育课,但运动得还不够多,时间还不够长,只有肯花时间,才能提高运动水平和体会到运动乐趣,才能坚持。一个人因为坚持体育运动而感受到信心和力量,会把这种‘坚持’的习惯带到学习和人生当中,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
章子信相信,自己儿子的成长经历并不是特殊案例,只要家长和学校转变教育观念,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做到学习和运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本报北京4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