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部分贫困地区音体美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现状是:43%的学生没有美术用品,拥有量最多的是画画本,但拥有的学生只占13.1%。
现状是:八成学生无音乐用品,拥有量最多的乐器是较简单的口琴和笛子,但拥有者不到10%。
现状是:美术课基本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简单临摹;音乐课成了流行歌曲的教唱课;体育课要么是集合整队跑跑步,要么是“一个哨子一堂操”。
现状是:部分学校投在每个学生身上的音体美器材单项经费每学期只有约0.5元。
现状是:贫困地区超过90%的农村学生表示喜欢上音、体、美课程。
这份报告是基于对四川、贵州、广西、青海等中西部经济不发达省份47所学校的2066名学生和47名校长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出的,“较全面地反映了贫困地区音体美教育现状”:贫困地区农村小学音体美教育资源匮乏,远远跟不上学生需求。
这种匮乏,包括最基本音体美用品的缺失、音体美教育形式和内容的简单化、音体美教育投入的捉襟见肘,也包括全社会对这种现状的某种程度上的漠视。
与营养餐相比,音体美教育的缺失似乎显得不那么迫在眉睫。这样的逻辑并不错,然而,换一个角度的话,或许能逼视出这种逻辑的不足:与物质匮乏相比,心灵缺乏滋养,难道不是一个至少同样重要的问题?我们有理由呼吁:各种慈善努力,无论官方或民间,务请聚焦贫困地区音体美的匮乏。
是的,别让音乐也输给贫困。
关于音乐对孩子心灵的作用,有一部感动过很多人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在中国当代,也有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马兰村的琴声”。
邓拓的女儿邓小岚,退休后重返父亲在革命年代工作过的马兰村,那是河北太行山区的一个贫困村子,地处偏僻。邓小岚痛心于这里的孩子接受外界信息太少,不会唱歌,没见过乐器,于是常年往返于北京和马兰村,当起了村里的音乐老师。她给孩子们带来手风琴、小提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教他们识谱、演奏,还组织合唱团,教会了马兰村和周边数百名学生40多首中外歌曲。
这是一个退休老人的力量,也是音乐的力量。如果有更多人行动起来,更多努力汇聚起来,便会有更多的“马兰村”。
更多的琴声、歌声,更多的绘画、操练,意味着更丰盛的心灵,也意味着对贫困的全面而实质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