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显示,据不完全统计,3月中旬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已清理各类网络谣言信息21万多条,依法关闭网站42家。对此,社会各界青年反响强烈。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谣言四起,严重降低了广大青年网友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全国人大代表、青年创业者、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俞学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提交了《关于要求公安机关对网络诽谤犯罪,抓紧受理、破案、尽快找出刑事嫌疑人的建议》。对于3月30日公安机关依法对谣言编造者李某、唐某等6人予以拘留的消息,俞学文拍手称快。
“我见过不少受到谣言伤害的企业家,一些企业本身干得很不错,就因为网络上一些无凭无据的谣言,在一段时间里造成混乱,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俞学文同时提醒一些互联网媒体,不要轻易转载尚未经过采访、核实的雷人消息,“有的网站可能为了点击率胡乱转载,越离谱它越转载。所以传播谣言,这些媒体也有责任。”
这种“媒体责任说”,也得到了在深圳打工的90后农民蒲关至的认同。在此次打击网络谣言行动以前,小蒲曾一度认为从微博上、论坛上获取的信息准确度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如今,他更多地以“求证”的眼光去看待一些信息。
“不轻易转发、不随便攻击他人。”小蒲告诉记者,自己身边的工友都对网络信息缺少甄别能力,“我们哪里懂得判断信息的真假,除非主流媒体、政府部门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态、澄清。”
对于网络信息的甄别,负责官方微博维护又开通了个人微博的上海市奉贤区团委副书记张征琢磨出一套办法——多渠道验证真伪。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信息,不是急着盲目转发或者顶帖,而是先去其他主流网媒、纸媒找到对此事件的印证。”张征认为,微博或者论坛并非信息获取的唯一渠道,相反,此二者只能算是一个辅助渠道,“发帖的一般是事件当事人或不明内情的旁观者,不是正规的记者,网络媒体也不具备独立的调查采访权,其反映的事件经过未必就是客观事实。”
实际上,一些在互联网上发帖以期引起社会舆论关注的事件当事人,也并不反对打击网络谣言。因为网络谣言在误导公众的同时,也会将真正需要帮助的事件当事人埋没在“口水堆”里。
“有些谣言编造者说得特别夸张、离谱,点击率奇高,而真正有事实依据的事件,往往看起来很平淡,从而被忽视。”农民工维权公益律师管铁流认为,互联网为那些通过正常渠道走不通、渴望舆论关注的事件当事人维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再好的平台也需要“净化”。
与一个鱼龙混杂、谣言四起的互联网环境相比,他更看好一个去伪存真的互联网,“谣言多了,网民不相信网络了,这也会伤害到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一个去伪存真的好方法是“事件归属地政府负责制”。管铁流说,凡是网上谣传的事件,都有一个事件发生地,发生地政府相关部门只有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澄清事实,才是杜绝谣言进一步传播的良方。
对此,江苏高邮天山镇肖祠村党总支书记、大学生村官杨芹芹深有体会。
前些年,肖祠村某村民小组组长因为人正直、不愿妥协,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得罪了一些村民。村民因此每天晚上到村口贴海报,并散布谣言污蔑该组长贪污拆迁款。
“村里第一时间就把镇纪委监察室干部、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村民监督小组成员一起请到村部清查拆迁款,还邀请退休教师、老党员全程监督。”杨芹芹记得,从谣言开始传播到公布清查报告,只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结果很清楚,那个小组长没有问题,办事还非常严谨。”
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发起人、《常州青年》杂志编辑、常柴股份青年员工徐来对于此次打击网络谣言行动表示支持。徐来所在的公益组织也曾深受网络谣言所害,“去年有段时间,有谣言说我们的助学项目操作上有问题。”徐来说,那时他也曾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澄清事实,后因传播者众多,来不及一一回复,形成谣言“一边倒”的趋势,“我们早就澄清过了,很多网友只是乱传,不看澄清帖,后来我们也懒得再澄清,结果谣言越传越盛。”
如今,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已聘请专人负责回应网络谣言和质疑,针对某一个谣言,救助会将不厌其烦地回复、澄清十几遍。因此徐来建议,那些“事件归属地政府”不仅要第一时间站出来澄清事实,还要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对事实澄清数遍,直到谣言平息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