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4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事件观

刺医暴行是对文明社会的冒犯

从玉华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18日   09 版)

    4月13日这一天发生两起医生被刺事件,令人震惊。这是对文明社会的冒犯,是一种不能容忍的暴行,必须予以谴责。但我们有必要拓宽视野,看到医患领域仍有一些正向的力量在生长。

    被刺的北京航天总医院急诊科赵立众副主任,躺在病床上称自己是“事件的参与者,不是受害者”。他发微博说:我并不仇恨持刀偷袭我的人,只是希望通过我的鲜血来警醒社会关注医疗体制的健康,以及医务工作者的尊严和生命安全。最终造福天下所有老百姓。

    他甚至忍着病痛表示,这一天是“好的契机”。

    在多数人看来,这一天却几乎到了医患关系“最坏的时候”。一个蒙着口罩的人冲进北大人民医院刺伤了耳鼻喉科教授邢志敏。9个小时后,他又冲进北京航天总医院急诊科,拿刀刺向从没给自己看过病的赵立众。正在填写病例的赵医生甚至来不及抬起头,就倒在血泊中。

    他们间并没有一对一的医患纠纷,赵立众只是“随机地”成了不幸者。与其说他倒在患者的尖刀下,不如说,他倒在医患关系的极端对立情绪下。

    可事实上,这两起事件发生之前,沟通与和解的尝试已悄然开始。

    医生们在努力。发生“哈医大3·23”事件的同一天,北京协和医院41名医生正在体验当一日患者,他们装扮成病人,大半夜起来排队,与号贩子周旋,体验患者的种种不易。医院力图自省、纠错,弥合那越来越大的医患裂痕。

    媒体人在努力。多家媒体反思数月前一些报纸头版头条报道“八毛门”、“缝肛门”的“辉煌”,反省“医患之战”是不是沦为“医媒之战”,媒体的职业道德出了哪些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形成共识,在医患矛盾中,发言要更谨慎、客观、克制而富于建设性。甚至有一批媒体记者直接去体验当医生,写体验式报道。

    患者队伍里有了医生“演员”,医生队伍里有了“体验记者”。两支队伍里的两个群体,在触碰、试探、融合……大家都尝试往对方“靠近一步”,期待更深的理解。毫无疑问,这是我们期盼很久的正向的力量。可这些仍没能阻挡多起刺人惨案,从哈医大的王浩,到邢志敏,再到赵立众。

    试图打开医患死结的医改,正在深水区,改革成功尚需时日。但医生、患者都可以从微小的自我行为改变开始,向理解对方“更靠近一步”。哪怕这些微小的改变,对促进肌体健康,仅仅如同改善了毛细血管的微循环。

    比如,医生可以更尊重患者一些,从多说“请”、“别客气”开始。长久以来,我们的医学教育和实践都是技术至上,我们瘸了人文这条腿。很多医生的眼睛更多的是看到病,而不是人。

    说到底医生是一种职业,但是核心却在“人道”。区分一个人是医生还是医匠的关键点是,真正的医生有慈悲的心,看的是生病的人,而医匠的眼中,病人只是消费者,看的是填病历的表。所以,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可见,医生与患者本是“人道”关系,而当下这些惨案正是“反人道”行为。

    再比如患者,多一点理解医生的繁忙、艰辛,把医生当“人”而不是当“神”看,理解医术的局限,理解“医学有度”,医患关系就不至于那么紧张。

    西谚有云:如果你的心里多装点爱,就没有那么多空间装胆固醇了。这句话正适合当下的中国,对医生,对患者,都如此。

    如今,被刺后脖子动弹不得的赵立众说:广大患者是最可怜的人,是真正的受害者。医务人员能够安心给你们看病的时候,才是你们该哼起小曲儿喝起小酒儿的时候。

    他相信,最坏的时刻,也是转变开始的最好的契机。

    当然他也说谎了,他对6岁的女儿称自己是摔伤的,他不希望给下一代身上留下阴影。

    瞧,连谎言都是美的,都是正力量。我们坚信:医患的阴影终会过去。

分享到:
刺医暴行是对文明社会的冒犯
忙中愉闲
民办学校能否分享义务教育的“蛋糕”
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