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场革命来得像信息化革命这样迅猛。甚至当你还不了解它时,它已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战争。
世纪之初,历史上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伊拉克战争爆发。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里,有一群人的目光特别专注,他们密切关注着战争进程。看到美军依托C4ISR系统,以“发现即摧毁”的强大威力,使号称百万的伊拉克军队在美军高强度精确打击下,毫无还手之力,一溃千里。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战争的指挥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革”。
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打造我军自己的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迫在眉睫。
这群人就是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的专家。
打通军队联合作战的“血脉”
当时,残酷的现实摆在中国军队面前:我军信息化尚处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建设时期,各军兵种独立建成的指挥信息系统有数百种,因技术体制不同,彼此无法互联互通。联合作战指挥手段的缺失,成为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最大“瓶颈”。
作为中国军队指挥信息系统研制的“领头雁”,该所领导寝食不安:一定要尽快拥有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技术和能力。
该所围绕解决各系统互联互通难题展开预研。为了找到一条科学可行的出路,他们深入上百个单位展开调研,记录技术资料100多万字,撰写论证报告850多万字,构建了数千种软件的技术模型。在调研论证和部队试点的基础上,该所向军委、总部建议,打造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
军委果断决策,建设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要求尽快部署到位并形成能力,并将研制任务赋予该所。
当时,时任所长的王建新既深感振奋,又不免担忧:这是事关我军信息化建设全局的任务,干成了是大功,干不成就是大过。
业内一些资深的老专家也抱着审慎的态度说:“全军信息系统数百个,要把它们统起来,面临体制和技术的双重障碍,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你们一个研究所能否担起这千钧重任?”
在该项目启动誓师大会上,王建新的话掷地有声:“搞科研像打仗一样需要突击队,我们必须以钢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决心,杀出一条血路!”
随后,该所的科研大楼犹如大战中的指挥部,电话声不绝于耳,各个研究室都支起了行军床。
一次,系统联试取得成功,总部领导叫大家合影留念。由于太劳累,很多科研人员在联试大厅的沙发上睡着了,怎么叫也叫不起来。为了保持持续战斗力,该所党委随后专门规定,一线科研人员每天必须保证6个小时的睡眠,吃上3顿热饭。
经过无数个夜以继日的拼搏奋战,由该所牵头组织各军兵种、战区、科研院所和国防工业部门300多个单位的8000名科研人员,终于打通了我军联合作战指挥的“血脉”,实现了联合作战指挥手段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开展信息化科研攻关的过程中,该所逐步认识了一个真理:面对西方军事强国信息技术先发优势和未来战场对我非对称信息威慑,以及技术上的严密封锁,加速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必须立足国情军情,走自主创新之路。
在建设我军第一代指挥自动化系统时,由于技术储备缺乏,该所准备与国外某公司联合开发。没想到,谈判桌上,对方竟开出了1亿美元的天价。当时,所里全年的科研经费还不足百万元。
这深深地刺痛了研究所的专家们:“国外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出再多的钱人家也不会给你。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攀上高新技术的塔尖。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国家才能安全。”
国外能封锁技术,却封锁不了他们的勇气与智慧。
“软件无线电”技术被称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解决三军协同通信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关键技术。当时,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刚刚将其列入研制发展计划。
留法归来的年轻博士于全毅然决然地站在了这条起跑线上。他的身后是一支由两名博士、5名硕士组成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
在大洋彼岸,一支拥有上亿美元研发资金、150多名专家加盟、世界著名通信公司和实验室做后盾的研制队伍,也站在了这条起跑线上。
这是一场抢占科技和发展制高点的“登山赛”,也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
几年后,国内第一台“军用软件无线电网关电台”诞生,这些年轻的中国人成了该领域的领跑者。
为牢牢把握信息化命脉,于全等人又经过几年奋战,主持完成了体现我军特色的某新型通信网,使我军通信手段再次发生质的飞跃,走在世界的前列。
地下通信隐蔽性好、抗毁性强,在战争中具有特殊军事价值。该所资深通信专家司徒梦天为了攻克这一世界级技术难题,带领科研团队潜心钻研,刻苦攻关,一干就是30多年,终于成功研制了“地下通信系统”,荣立一等功。
在这个所,像这样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还有很多,战术互联网、数据链等创新成果为加快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如今,该所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云计算、信息栅格等新技术的跟踪研究。
每年60%的重大科研项目由年轻人挑大梁
信息化科研事业,既要靠杰出人才引领航向,也要靠中坚力量冲锋陷阵,还要靠一茬茬年轻人接续奋斗。
为了打造攻坚克难的科研人才方阵,该所党委专门制订领军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和院士后备人选培养长远规划,对研究室领导进行综合考评、竞争上岗,对课题组负责人实行AB角竞争管理,对高职技术干部严格执行不低于10%的末位淘汰制,并设立所长基金、创新基金和特殊贡献奖,分类分级制订绩效考评标准,努力为科技干部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该所党委注重让科研人员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加速成长,专门规定,每年60%的重大科研项目由35岁左右的年轻人担任课题负责人,让他们有责有权,在科研一线挑大梁、打头阵,做到完成一个课题培养一批骨干,取得一项成果催生一批能手。
目前,该所拥有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31名国家和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等组成的顶尖人才方阵,形成了一线过得硬、二线接得上、三线有储备的局面。
吴旭 李强 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