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4月2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让我们一起成长”

——2012·中国青年报读者圆梦行动侧记

本报记者 骆沙 实习生 张晨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27日   06 版)

    4月26日,“圆梦读者”参观中青在线网站后期编辑过程。陈伟摄

    对于山西省晋中市集体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财务主管朱爱萍而言,海运仓2号是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里。但我‘认识’这份报纸,已经有30多年了。”她说。朱爱萍曾经参加过做“一日中青报人”圆梦行动。4月26日,她再次获邀加入《中国青年报》“读者圆梦行动”。

    这次,朱爱萍并未跟随读者参观,而是选择单独行动,“我想静静感受一下这里。我想知道报纸上的一个个文字是在怎样的氛围诞生的”。令她略感惊讶的是,这份严肃的报纸背后,竟是这样一群亲切而充满活力的编辑记者。

    朱爱萍的手提包里,携带了一份自制的剪贴报,“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一个母亲最后的力量》”。

    在朱爱萍看来,中青报上一篇篇传递着爱与向上力量的文章,伴着她跨过了生活的变迁、病痛的侵袭。她说:“这份报纸让我成长。” 

    像朱爱萍一样与中青报共同成长的读者不在少数。来自江西省泰和县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杨汉廷也是其中之一。

    在杨汉廷眼中,《中国青年报》既是“恩师”,也是“益友”。

    1990年8月22日,杨汉廷在中青报三版发表了《不干出样子来不下山》。“文章发表后,编辑还特意给我回信,鼓励我继续创作。你看,这就是22年前的报纸和编辑的回信。”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了泛黄的信笺纸,并再三叮嘱,“纸张有些脆,看的时候千万小心,别弄坏了。”

    “这可是我成长的脚印。”他说。正是因为这篇报道,杨汉廷随后受邀参加了当地县委宣传部的专业培训,并转行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

    读者袁勇道对中青报的感情则更加多元。“除了喜爱,更多的是感激。”他说。2000年,还是大一学生的他,获得了“新中国第一代乡村大学生”奖学金。

    “这项奖学金是由《中国青年报》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起的。”袁勇道说,“当时我得到的奖励是每学期1000元奖金和2000年全年《中国青年报》一份。”从此,《中国青年报》便成为袁勇道宿舍的唯一读物。“就连学校的书法课,我的自选临摹内容都是报头‘中国青年报’5个字。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这几个字还是黑色的,不是现在的红色。”袁勇道深情地说,“中青报陪伴了我的成长,我也见证了报纸的变迁。”

    上午的参观和发言结束后,下午两点读者与心目中的名编名记面对面准时展开。

    北京科技大学2008级学生季炼第一时间来到法治社会部。“你们平时是怎么编稿的?”“报道题目如何选定?”“外出采访调查性报道,你们会面临危险吗?”……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专业报纸采编工作,季炼接二连三地抛出问题。“在学校,我还是《北科大青年》主编。这次机会对我而言太难得啦!”她兴奋地说。

    北京神州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胡小丹,同样期待借此机会与采编人员“交心”。“早年,我曾有过数年的导游经历。其实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有很多艰辛之处。记得去年,中青报旅游周刊就曾做过关注导游生存现状的系列报道。”她回忆道。

    “没有读者的支持,我们的报纸就是‘无米之炊’。我们愿意与读者共同成长。”面对热情的读者,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梁长春说。

    喝着咖啡,读者和他们心目中的名编名记坦诚相对,促膝谈心。

    在与读者的交流中,中国青年报资深编辑、教育科学部主任堵力获得了不少灵感。与她“一对一”交流的读者是来自有着近60年历史的传统名校郑州九中的语文组教师王大昀。“他与我探讨了很多一线教师对教育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堵力说。   

    在沙龙的另一处,特别报道部副主任刘万永与大学生读者完颜文豪也在畅谈。完颜文豪由衷地感慨:“刘万永老师是一位正直而有勇气的记者。” 刘万永说:“有人认为当记者有很多光环,实际不是这样。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能让学生了解做记者的酸甜苦辣,在选择未来是否要从事新闻工作时,能让他们做出的选择更理性。”

    下午五点半,在依依不舍的气氛中,两项读者圆梦行动走近尾声。临行前,河北大学2011级学生张红光等多位读者纷纷与采编人员交换联系方式。“我们保持联系!海运仓2号,我还会再来的!”他说。

分享到:
“让我们一起成长”
常州一街道办公楼耗资千万“换脸”
面包里的幸福人生
湖南召开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创建大会
团安徽省委联合古井贡酒公司
为大学生村官赠订800份中青报
北京成立首家两岸合资医院
全总组织百名全国劳模开微博
道德模范巡讲走进南京高校
“修身律己 做文明人”文明短信传递启动
南开大学欲遏制“近亲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