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5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西辛庄的城市梦

本报记者 陈剑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09日   08 版)

    5月8日,在外界的质疑声和村民的敲锣打鼓声中,我国首个“村级市”在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挂牌。村支书李连成认为,村庄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村民享受到文明现代的城市生活

    5月8日上午,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写有大红字“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市(筹)”的牌子被挂到了村办公楼门口的右侧。村里好几处显眼的地方挂出了横幅,上面写着某商家“热烈祝贺西辛庄农村市成立”。十里八村的乡亲也赶到挂牌仪式的现场,他们扭秧歌,敲锣鼓,庆贺我国首个“村级市”的诞生。

    此前,濮阳县政府的一位官员曾表示:建立“村级市”是西辛庄的民间行为,政府不提倡,但也不反对。

    仪式结束后,在简短的集体采访上,西辛庄市的首任“市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描绘了西辛庄的发展蓝图:10年后达到人口10万的社区,并创建一家上市企业。但他坦言:这毕竟是尝试,所以在称呼上多加了一个“筹”字。“成功的几率有80%。”若不成功,西辛庄市自动取消。不少记者就农村建市提出了疑问,他回答说,各方面的批评,对西辛庄的发展是一个好事情。

    西辛庄位于濮阳县南12公里处的黄河背河洼地,1991年全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不到600元,没有一家工业企业。2005年村办企业发展到11家,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万元,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户均240平方米的“小洋楼”。去年,西辛庄20多家企业产值有十几个亿,村民人均年收入2.6万元,外来务工人员达到8000多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连成提出西辛庄将建立“村级市”。此言一出,从网民到著名学者的质疑甚至讽刺、嘲笑便此起彼伏。“西辛庄村级市疑似假新闻”,“搞行为艺术”,“形式主义的背后是虚伪和躁动”,“成为市以后是不是村干部们全都可以成为国家公务员了?” ……这样尖锐激烈的议论,让李连成这位农民代表和这个普通的中原乡村卷入了舆论的漩涡。但李连成坚持认为,村庄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村民享受到文明现代的城市生活。

    村里人都称这位村支书为“老板”,这是十几年前村里建工厂的时候大家开始叫起来的。李连成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其实农民的想法很朴实,每个农民都想过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农村也应该像城里一样,有宽阔的马路,有学校、医院、幼儿园、宾馆、工厂、大饭店。他认为,“村级市”就是一个新型的社区,如果他们把周边十几个村庄联合起来,统一规划管理,就可以拿出更多的地来建楼、建工厂。“目前在西辛庄工业园的工人有8000多人,试想一下,若能为他们盖楼,把他们留在村里,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消费群体!”

    为了庆祝西辛庄村级市的成立,村民们搭起了戏台,请来省里有名的豫剧团,准备唱三天大戏。不少经营游乐场生意的商家也赶来凑热闹,把旋转木马、升降小飞机还有电动游戏机等搬到了戏台周边,组成了一个盛大的嘉年华。来自附近东辛庄的谷艳革闻讯带着孩子过来玩。以前这些只能在濮阳的游乐场才能看到的玩意儿,让小孩子们非常开心。东辛庄位于西辛庄的东面,两个村子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西辛庄这边是平整的水泥路面,东辛庄那边则是土路。谷艳革说,对于小孩子来说,“村级市”就是天天能来玩的游乐场。

    “村级市嘛,比村要大,比市要小。”村民王翠芳说,就是比农村要好一些,但和真正的城市比起来,还是有好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王翠芳在村口开一家烧烤店,她一边做着面膜,一边张罗着生意。她以前在苏州一家塑胶厂打过工,当时每月挣1000多元钱。后来她回到村里,在西辛庄工业园的一家灯具厂工作,“没想到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也能挣这么多钱。”在她眼里,村里这几年面貌一新,路灯也变成了太阳能的。她尤其喜欢村里的路,又宽又好。下雨天,别的村很泥泞,这里全是水泥路面,她照样能穿高跟鞋出门。做某化妆品直销的李爱花专门给王翠芳从城里带来了一批新的试用品。李爱花在村里有近20个客户,在她看来,这里人们的消费能力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差。

    5月6日,农历四月十六,是个吉日,西辛庄有两户人家办婚礼。按照当地的风俗,男方家的亲戚都会被人在脸上抹上黑油,象征喜庆和望子;耳朵上会被挂上辣椒,象征日子红红火火。新郎的叔叔李国信也不例外,他被抹了一脸儿黑,正在村口焦急地等待迎亲的车辆。他介绍,村里的大部分家庭在工厂里都有股份,每年能分到红利。前些年,工厂效益好的时候,一万元的股份,每年分到好几千元。这几年效益稍差些了。去年,李国信和村里的十几个人随着工程队到塔吉克斯坦做焊接钢架。“在国外收入当然要高了,每月多的时候能进账万元。”

    每到中午,西辛庄小学的门口就挤满了接孩子放学的家长。靳卫喜来自八里地外的黄庄村,他骑电动车来接孩子回家吃午饭。他每天要这样来回接送四趟。据介绍,西辛庄小学有近1000名学生,本村的生源只有不到100名,大部分都来自外村。相比别村的学校,这里的软硬件设施都强,外村的家长纷纷把孩子往这里送。

    在西辛庄,有一家号称达到三甲水平的医院“濮阳县民生医院”,患者大部分是外村来的。来自孙还城村的许凤红在这里生孩子,正准备出院。她动了剖宫产手术,花了1800多元。医院是3年前花了9000多万元建的。村民集资3000多万元,村内企业投资3000多万元,贷款2000万元。医院还专门花500多万元购买了一台CT机,在这里CT的检查费用是260元。

    在一家灯具厂前,厂长李连东正组织装车发货。西辛庄的大部分人家都姓李,他是村支书李连成的弟弟。和哥哥李连成比起来,穿名牌衣裤的李连东更显 “老板”气派。据介绍,他的工厂有300多工人,一个月能生产节能灯泡120万支。在他看来,西辛庄之所以比周边富裕,全靠脑筋转得快。1986年,村里搞蔬菜大棚,乡亲们挣了钱,邻村看到了甜头,纷纷开始效仿。后来,西辛庄又改种棉花,开起了纺纱厂,随后又招商引资,开办工业园,村民入股等。“一句话,咱村的人始终走在别人前面。”李连东说,“敢为人先”是西辛庄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村级市”,商人李连东有着自己的解读:“开发房地产,拉动内需”。按照预想的规划,西辛庄以后将主要建设高层住宅,除了满足本村村民的居住外,大部分将对外销售。将来一两万人都居住在这里,李连东说:“商机无限啊!”他打算到时候改行做贸易。当问及相关的土地政策、产权手续时,李连东表示,这都不会是问题。村委会办公室里放着一叠某房产开发的广告,广告里写着:在西辛庄村南大门东侧将开发万人居住社区,建设6~8栋80~150平方米高层电梯楼房,水电暖俱全。

    5月7日,来自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箭头村的几名村干部到西辛庄参观。箭头村主任焦跃介绍,他们通过“手机报”了解到西辛庄将成立村级市的消息,是专程赶来的。“我们箭头村和西辛庄有许多相似之处。”焦跃说,当地也正在搞中心村的建设,特别想借鉴西辛庄的经验。据了解,所谓中心村是由若干行政村组成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农村社区,它介于乡镇与行政村之间,是城乡居民点最基层的完整的规划单元。焦主任坦言,现在好多农民都不种地了,不少人都把自家土地包租给别人。“与其村民分散包租,还不如把土地集中起来管理,让农民住进楼房。节约出来的土地可以种田,搞园艺,开工厂。”但他知道,在中心村的建设中,也有不少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

    在西辛庄的村委会,记者见到了一份《庆祖镇中心社区规划简介》。规划中提出:西辛庄规划人口31098人,规划居住和公共用地5594亩。本区共合并25个村,可节约4967亩耕地。以西辛庄、庆南、庆中、庆北、东辛庄所在地为主建设区,其他村庄相应搬迁。

    据庆祖镇办公室主任逯文岳介绍,从某种意义上说,西辛庄村级市的规划,是庆祖镇中心社区规划的一部分。从行政归属上讲,西辛庄村级市还是归庆祖镇管辖。“成立村级市是西辛庄村支书李连成自己提出来的一个想法,是民间自发的一个行为,我们尊重乡亲们在‘城市化’上的创新。”逯主任说,“城市化”光靠国家还不行,“与其让农民涌入城市,不如让农民创造城市。”

    在这份规划简介后面,还附上了十几个村庄的征求意见表。上面有每个村民是否同意的意见,每人的签名和大红指印。表上显示,有不少村庄都是100%同意。

本报记者 陈剑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5月09日 08 版

西辛庄的城市梦
上世纪90年代,西辛庄的房舍、教室和灶台
“村级市”挂牌当日,西辛庄搭建的临时游乐场
西辛庄小学门前,家长开农用车接孩子放学
西辛庄医院,一位村民一边打点滴,一边做CT检查
西辛庄的一家灯具厂,工人正在烧制灯管
开烧烤店的王翠芳,一边做面膜,一边做生意
新婚夫妇向脸上抹着黑油的男方父母行礼
两位在西辛庄工厂打工的女青年在路边小憩
山西的几名村干部在村支书李连成书写的
“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的石头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