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5月1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共青团事业要以青年为本

郗杰英 胡献忠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14日   02 版)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青年运动的主体,青年运动是青年人的事业。必须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充分照顾青年特点、发挥青年优势。”“只有投身人民伟大实践,广大青年才能站稳最基本最扎实的政治立场,中国青年运动才能拥有最强大最深厚的前进动力”。同时,他要求共青团不断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高服务青年能力。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共青团90年的历史,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生存与发展,体现了深刻的历史逻辑和社会发展逻辑。团的事业之所以传承发展,离不开广大青年的支持、社会土壤的孕育。共青团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以青年为本,凝聚青年,融入社会,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始终以先进思想引导青年

    一个组织、团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凝聚力、战斗力,首先在于其成员对组织倡导的理念认同与价值共识。由于青年团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的,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青年团的行动指南,党的要求就是青年团的任务。

    20世纪20年代初,刚刚诞生的青年团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唤醒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学生的政治觉悟。1923年团二大的《教育及宣传决议案》指出:“教育工作是本团根本工作之一,以共产主义的原则和国民革命的理论教育青年工人、农民、学生群众是本团最重大责任”;“教育应以向他们宣传改良目前利益为起点(如青年工人、学徒之工作苦况;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他们所受的古典、机械和非政治的教育等等),以此引导他们到改造社会的思想,以致国民革命和共产主义的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认同社会主义道路,培养新型道德,共青团在广大青年中开展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学习雷锋等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广大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共产主义信念和道德在广大青年中影响深刻。

    “文革”结束后,为了消除十年动乱对青少年思想的不良影响,共青团根据党的要求,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开展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情操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实践活动,成为20世纪80年代共青团组织最有影响的活动之一。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互联网广泛普及背景下,为帮助广大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共青团2006年起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007年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2009年推出“分类引导青年”,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始终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

    合理的利益是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和目的。如果一个社会组织不能代表其成员的合理利益,就很难得到认同,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凝聚力。青年团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既是团的宗旨,更有党的要求。

    1922年5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就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方面为改良青年工人、农人的生活状况而奋斗,并为青年妇女、青年学生的利益而奋斗。”这是青年团成立的初衷和基本宗旨。1957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三大报告提出:“青年团要善于代表和维护广大青年的利益……人民的整体利益就是青年的最大利益和根本利益……青年又是整个人民当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和特殊要求。合理照顾青年的特殊利益,适当地满足青年的特殊要求,使青年更积极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也完全符合于人民的整体利益。”1988年团的十二大把“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列为共青团的社会职能。2003年团的十三大提出“要坚持正确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2008年团的十六大把“代表和维护好青少年的合法利益”作为专章来论述。

    每到重要的历史关头,作为青年团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总是强调、重申青年团要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1949年1月1日,中共中央公布的《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指出:“青年团应在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的基础上,经常地注意和努力为青年群众的特殊利益与切身需要而服务。”1979年国庆前夕,叶剑英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指出:“工会、青年团、妇联等团体是广大群众的重要代表者……一定要坚决维护自己所代表的群众的利益,积极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切身问题。”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中,要求各级党的组织“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在维护全体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各自代表的群众的具体利益”。

    始终服务青年需求

    服务青年普遍性需求同代表和维护青年合理利益密切相关。共青团只有把为青年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工作、生活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团的关爱,才能更好地吸引青年、赢得青年。

    1926年7月,《C.P.第二次扩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议决案》中指出:中国共青团“要力求工作青年化,因为没有关于青年切身的工作,团的组织是不会深入青年群众的”。在具体实践中,青年团努力为青年工人争取各种利益和正当需求,比如提出“无论成年未成年的青年工人,凡作同量工作者,须得同量工资”;“童工(十三岁至十八岁)之工作时间,每天至多六小时”;“举办青年工人义务教育”等。对于农民,青年团认为应“为他们要求减租、减税,增加农产品的价格,并帮助他们反对地主的预收租,官厅额外税、贿税,高利借贷者的剥削,恶劣士绅的敲诈,兵匪的勒逼,及其他一切剥削者的剥削行为,使他们的生活得逐渐改良”。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后,青年需求的多样化趋势迅速增强。针对这一情况,共青团明确提出“服务青年”的工作理念,而且越来越得到加强。1993年团的十三大确定了各级团组织“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工作主题。1998年团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共青团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其中12次提到“服务青年”。2003年团十五大报告提到“服务青年”多达23处。2008年团的十六大报告将“服务青年”作专章论述。各地团组织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在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恋爱婚姻、维护权益、休闲娱乐等方面不断加大对青年的服务力度。“服务青年”成为共青团吸引凝聚青年的重要途径之一。 

    始终把握社会运行规律

    青年团产生于社会,青年团员来自社会。始终准确把握社会需求,把握社会运行规律,设计出合理的、进步的,符合时代潮流和民众意愿的工作项目和活动,把奋斗理想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是青年团事业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世纪20年代之初的青年团,成员多是怀抱改造社会理想的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如何把握社会需求,融入社会,确实是一个重要问题。团组织强调,“共产青年团团员应该到群众中,往活动处去,不可坐在房子里读死书,我们是行动的共产青年团团员,不是沉静的研究会员。”团组织要求团员“常和工人农人接近、谈话”,“每个团员,至少要担任唤醒三四个工人或农人,来加入本团”。青年团员常常深入工厂矿区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对工人开展宣传。

    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建立的过程中,“青年团究竟是干什么的?”很多群众(特别是农民)一时对这种新的组织形式还存在疑惑。基层团组织根据各地的实际需要开展工作,在农村地区普遍赢得了良好声誉。比如,山东莒南县金沟官庄的青年团员带头组织群众学习文化,以前村里只有两个人会记账,12个人粗通文字,通过学习,全村认识两三千字的就有52人。各地青年团还引导农村青年改正赌博、打架等陋习,受到家长们的赞扬,也使群众了解了团组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正在步入现代社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共青团不失时机开展了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等项工作,目前已成为被全社会广泛认同的两大品牌项目。其他如青年文明号、保护母亲河、“挑战杯”等工作,也吸引了众多青年的踊跃参与和广大民众的热切关注。团的十六大以来开展的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则是抓住了扩张型企业的招工用人与青年的就业创业这两大需求,并创造出见习基地这一平台将两者有效对接起来,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郗杰英 胡献忠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5月14日 02 版

共青团事业要以青年为本
“光荣之地”能否拒绝金钱诱惑
《云南通史》填补史学空白
周末社区大讲堂宣讲“北京精神”
文化的核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