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事件观

在政治网络课上训练政府和公民

徐百柯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16日   09 版)

    政治这门技艺,古往今来都需要课堂。周公的明堂、雅典的城邦大会,历代演进,各自更迭。当代,从广义上说,政治及相关的规训,已进入“网络课堂”时代。在当下中国,这种政治性网络课堂的先锋和前沿是微博。一本名为《微博问政的30堂课》的新书中这样写道:

    微博在中国诞生至今只有3年,而3年的成长史,足以让人惊叹与期待。在今天,不论你身处京广沪,还是小县城,微博都触目可及;不论是身居朝堂上,还是江湖漂,微博都形影不离。以至于,微博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今天都很难回忆起。……在今天,“微博改变中国”这句口号已四处流传,没有人能够小觑。

    这种“改变”,显然有多个层面,从个体状态到社会心理,不一而足。政治层面的改变,尤其值得注意。

    书的编者邀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作序。据郑观察:微博正在带来一场变革,改变着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微博为中国带来了社会政治变化的新动力,让政府权力和社会力量的互动更为频繁,二者的关系也在以互联网为中介的公共空间中急剧变化。因为微博的最大功能就是“开放”与“参与”,而“开放”与“参与”既是对中国文化环境中传统政治模式的反思,又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实践的总结。历史经验表明,中国政治的兴衰和政治过程的开放度紧密相关。当政治过程开放,社会有机会参与,政治就兴旺;反之,当政治过程封闭,社会变得和政治毫不相关,政治就会衰落。

    作为一种互联网新技术的微博,按照郑永年的说法,“同时赋权于政府和社会”。在这本书中,我们能非常清晰地看到这两条相互交织的脉络。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作为粉丝超过600万的“大V”,探讨了政务微博的起点必须是公开透明这一问题。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入选了“中国十大微博官员”排行榜,他论及官员微博,称“不能拉官腔、说官话”。这一序列里,还有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内务室副处长、河南省新郑市副市长、浙江省海宁市司法局局长等。

    另一条脉络上,则聚集了微博运营商的高管、大学学者、知名网友和博主。他们探讨了“Web2.0时代的网民声音”、“微博时代只能‘舆情应对’,难以‘舆情控制’”等话题,也分析了“重庆小贩受伤害事件”、“讨薪事件”等热点。

    书中大部分的言说,所谓“微博问政”,问的还是行政,或者说主要属于行政范畴。但正是两条脉络的交织,勾勒出网络互动时代的基本政治轮廓——从政府的角度讲是开放透明和承担责任,从社会的角度讲是公共理性的建立,在制约政府的同时节制自我。从“行政”到“政治”,这不仅是认知上的提升,也是涵义上的深化。

    某种意义上,书中所概括的30堂课确实是现实政治性网络课堂的缩影。编者称:希望这些课是官员的学习讲义,更是公众的公民读本。

    若对“微博改变中国”这句话细加审视,这两年许多良性案例的影响,实际上还只是在行政层面,很难说微博已经现实地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所以准确的描述还是要回到开头——这只是政治的课堂,是政治这门技艺的训练场。微博是这样一个场所:政府在此受到训练,社会亦然,换言之,二者相互训练。正是在这种规训的意义上,微博从政治的层面改变着中国。基于此,可以期待,这个课堂的成果,即微博所负载的现代政治文明特质,比如前述的“开放”和“参与”,又如信息的自由流动,将真实地改变中国的政治。

分享到:
在政治网络课上训练政府和公民
如何建立中国大学的独立与自信
“5·12”背影
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