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给孩子花钱办这事儿的时候,就知道这不是在阳光下操作的,但总觉得这事儿咱不该多打听,结果还真被骗了。”
今天上午,考生小萌(化名)的母亲杜女士在电话中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女儿入学后不久便发觉她所在的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特色课程班(以下简称“特色班”)与其他班级不一样,在师资等方面都比统招生的要差。“但我们也不敢去打听啊。就像你给人送礼求人办事,这哪敢跟别人说啊。”杜女士说。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杜女士的这种心态,反映了一部分学生家长在高考招生诈骗中“明知道是违规操作,却又相信有‘潜规则’”的侥幸心理。
“他们明知道通过花钱获得的‘低分录取’机会破坏了高考招生的公平,但社会上一些‘潜规则’又给了他们一些心理暗示,让他们冒着风险参与其中。”熊丙奇说。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自2008年起,教育部在每年的高考招生期间都会发布预警信息,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防范高考招生诈骗行为。2011年7月28日,在王先生等家长查询到孩子的录取信息后5天,教育部发布了当年高校招生第2号预警,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防非法中介诈骗活动,避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从近年来查处的招生诈骗典型案件看,招生诈骗的主要特征是:不法分子在诈骗过程中利用考生和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及上当受骗后碍于面子不愿声张举报的心理,通过虚构与招生部门的密切关系,甚至假冒招生院校及工作人员,借助熟人作担保,以虚假承诺做诱饵,编造‘交钱就能实现低分高录’的谎言,实现诈骗目的。”该预警提醒道。
然而,仍有家长和考生身陷高考招生骗局。考生俊畴(化名)告诉记者,他们还算拿到了录取通知书等材料,有的家长和考生仅凭“中间人”的口头承诺就交了数万元去“特色班”报到了。
熊丙奇告诉记者,杜女士等家长和考生遭遇的高考招生骗局并未超出教育部在预警中总结的“混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等诈骗伎俩。“除了部分家长和考生心存侥幸之外,也说明目前对于高考招生的信息公开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强。”熊丙奇说。
熊丙奇表示,目前,许多高校并没有在招生页面的显著位置贴出关于高考招生的信息。“对大部分家长和考生来说,他们都是非专业人士,不懂得如何去查找这些信息。”熊丙奇说,“如果高校的网站不能把高考招生的基本规范等事关考生利益的信息妥善公开,可能就不能很好地防范招生诈骗行为。”
今天下午,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办公室主任李梅峰向记者证实,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在2010年就开办了“特色班”,但不确定今年是否会继续开办。
在熊丙奇看来,发生高考招生骗局后,高校不能只发布声明了事,还有责任把事件调查清楚,及时答复受骗考生和家长,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对案件的侦办。
“持假录取通知书却能报到,非学院的人员参与教学管理,非学历教育的学生却持有‘火车票学生优惠卡’,这些都说明学校在对合作办学单位的资质审查和行为监管上存在疏漏。”熊丙奇说,“校方应当清理学校的各种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的项目,如果是学校举办的,应当充分告知考生和家长;如果是打着学校的幌子举办的,应当及时澄清并向公安机关举报。”
“被冒名实际上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品牌,高校不能只靠预警和声明来防范高考招生诈骗。”熊丙奇说。
本报北京5月15日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