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7日电(实习生陈径舟 记者陈凤莉)今天,力天投资公司合伙人陈宇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青年创业团队领袖周华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毛捷做客第22期“劳动·创造·奋斗——我的青春故事”励志教育在线访谈节目,与青年网友分享他们在创业路上的故事和体会。
走出校园,陈宇健先后供职于国企和外企。外人看似风光的工作,并没有阻碍他的创业梦想。积累了从业经验后,陈宇健选择了做投资人,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投资行业也有“体力活”,陈宇健觉得他的工作更像是考试。“你要走访的人、看的资料、试用的产品,都要花时间、耗精力,劳动时间很长。”
陈宇健喜欢用旅游来比喻自己的创业体验。部分人因美景、人文风情、住好的酒店、吃美食而游。他更崇拜古时旅行家的体验,虽风餐露宿,但收获更多。“虽然辛苦,但我们走一种探索的路,每天遇到的都是新问题、新创意,还冒着风险。但是你坚持做到了,你会看到跟别人不一样的风景。”
还未走出校园,周华已有6次创业经历。他觉得,学生期间多做一些事情,即使失败了也是增值和成长。“讲到创业,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梦想,但是真正付诸实践的人很少。创业永远没有时机成熟的时候,你必须把自己放在实践者的位置上走出第一步,你才有可能成功。”周华说。
周华对有意愿创业的高校学生提出建议:尽量从事自己熟悉的领域;高校科研成果离市场距离很远,要从客户的角度去考虑产品的理念;不要做得太快或者扩张得太快。
毛捷也在“创业”,只不过他的平台在西部,他创业的目标是“知识报国”,“大城市资本知识充裕,但是相对比,偏远地区知识非常不对称,这样的地方会更加需要我们”。
毛捷的研究领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五年规划”。他一直想全面地了解我国的现状,让更多的人关注西部。“大家更加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但我们更应关心相对落后的西部,要去了解中国的另一面。”
关于职业规划,毛捷认为就是踏踏实实干好一件事情,把这事情攒在一起就能够干成很多事情,“很难衡量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是什么,对我来讲就是在一个地方待好待住,做好自己,也做好事情。”
相关专题:我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