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普林的母亲从来不过母亲节。但刘普林还是在母亲节前赶回家,要给母亲过节。有人问起刘妈妈,希望有什么母亲节礼物。刘妈妈说:“如果过节,那么儿子帮我扫地,就是我收到的最实惠的礼物。”
这份礼物,刘普林已记不清,送给母亲几次了。自从2010年9月刘普林考上大学到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读书以来,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刘普林都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帮当环卫工的妈妈清扫街道,今年春节也不例外,他们一家人的春节是在大街上度过的。
“马路孝子”——这是刘普林广为人知的外号,虽然在他自己看来,他只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一件小事而已。但就是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因为刘普林的坚持,感动了无数人。
每天凌晨5点,天未亮,刘普林照例拿着扫帚来到武汉市武昌区涵三宫街,开始扫马路。竹质的扫帚握在手中,冰冷刺骨,刘普林却没有戴手套。因为他觉得,这样扫地方便用力,能扫得更干净。他一边扫,一边把冻得通红的手轮换着放在嘴边哈气取暖。在清冷的路灯下,他躬着背,半蹲着身子,用力地清理着地上的垃圾。
长达近400米的涵三宫街是妈妈库香莲的责任路面,从清晨5时许直到中午12时,来来回回,刘普林要清扫约7次。晚上6点到8点,他还要再去扫街。
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十年前刘普林的父母离开湖北省武穴市农村老家来到武汉做环卫工。从初中开始,刘普林就自己在老家边读书边干农活,插秧、打谷、背柴、施肥,大小家务全包了。读高二的那年,来武汉看望妈妈的刘普林惊讶地发现了父母的衰老和劳累,那次他在武汉住了几天,第一次帮妈妈扫了马路。
2010年,开始上大学的刘普林决定,利用每个周六周日和每个寒暑假帮妈妈打扫街道。做这些的他没有想太多,只是单纯地觉得,“妈妈为我付出太多了,现在我帮她多扫一点,她就可以早点回家休息”。每次回答“扫地时有没有觉得不好意思”的问题时,他都是同一句话,“我首先是母亲的孩子,其次才是大学生。”
而在母亲和师友看来,刘普林不仅是个孝子,在学校,他是一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优秀大学生;在社会,他是一名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新时代青年。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刘普林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为了省钱,一顿饭他常常只打两元的菜吃。可看到报纸上登了心脏病患儿需要捐款的事情后,他立即参加义务卖报纸活动,帮助患儿筹集医药费,并从为数不多的生活费中拿出20元捐了出去。
自2010年10月起,刘普林每隔半年就义务献一次血,到现在,已经累计献血1500毫升。每次献完血后,他才会在食堂打两个菜,算是补充营养。而血液中心赠送的营养品,他都送给了班上生病的同学。
对学院发给自己的慰问金,刘普林坚持拿出一部分捐助他人。他说,他家不是最困难的,还有更困难的家庭需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