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5月2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大国崛起的步伐会不会“被中断”

——读《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

王碧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22日   10 版)

    中国怎样才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怎样才能伟大复兴?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近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刚刚出版的黄树东著《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感触颇深,也因此对中国崛起、民族复兴之路有了新的认识。

    黄树东是一个有着中国情结的美籍华人。虽然他身居美国顶级银行的高位,是一位在美国打拼了近20年的成功华尔街精英,但身上流淌着的汉民族的血液,使他对中国总存着一份深深的眷恋。虽然洋装穿在身,但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可能就是黄树东的真实写照。多年高级资产经理和金融分析师的经历,使黄树东先生惯于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透析问题,从全球战略的视角看待问题,从博弈的维度解读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密码。正是这种独特看待问题的方法,使他不仅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也看到了中国崛起航道上的暗流险滩,看到了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

    黄树东认为,当今世界,全球化作为一种新的世界经济秩序持续被广泛施行。全球化被很多人看成是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必由之路。中国试图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实现国家的和平崛起和民族的复兴。但事实上,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游戏规则,其本质是国家实力的博弈。是将既存的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合理化。因为:第一,全球化赋予强权随意界定国家利益的自由,打开了发展中国家自我保护的大门;第二,全球化不承认国家的特殊性。在“同一”的背后实行强权的国家博弈;第三,全球化竭力掩盖强权主导的实质,把“自由贸易”包装成利益共享的大同世界;第四,全球化在权力垄断的基础上推行自由贸易,成为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财富的手段。总之,全球化倡导“强者的自由”,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一个失去自由、失去保护的过程。黄树东对全球化的实质的剖析,可谓句句中的。应当引起人们的深思——或许有人认为黄树东的观点过于渲染全球化的负面作用,有失偏颇。但是,如果人们对全球化抱有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缺乏客观而清醒的认识,我们又怎能在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使中国之船在和平崛起的航道上健康前行?

    该书还认为,在博弈中前行的中国,要时刻保持着一份警惕。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是要最大增进中国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增进发达国家的最大利益。西方国家总是想把中国经济发展导入西方利益的轨道,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更符合西方的价值观。因此,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他们在全球化的名义下,以种种利益引诱和胁迫强制的手段企图使中国经济发展纳入他们的掌控中,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设置了各式各样的陷阱。同时,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人,中国财富已深陷美元和美元资产的陷阱。并且,中国外汇储备是导致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之一。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已经面临严重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它们严重威胁了中国经济。

    该书对国家博弈下中国危局的描述,很多人难以接受,认为这夸大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条件,有危言耸听之嫌。但是如果人们仔细阅读他关于中国危局的分析和论证,就会发现:在全球化和国家博弈中,中国取得了很大的利益,获得了“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不难发现,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隐患,中国的经济体系还很脆弱。比如,我们对外部市场严重依赖,特别是对重要资源的进口严重依赖,我国的自主创新体系还尚未形成,在技术进步方面还受制于人;我国的产业大国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行业,外强中干;我国经济存在许多隐患,如能源安全隐患、粮食安全隐患、外汇安全隐患、产业安全隐患、贸易保护隐患等。特别重要的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仍属于粗放型发展模式,尚未转型为集约型发展模式。因此,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空间有多大?中国崛起的步伐会不会被中断?这些都是一个个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我们漠视这些问题的存在,陶醉在以往胜利的喜悦中。我们需要唤醒国人的警觉,树立忧患意识,带着危机感布局我们的战略,谨慎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这也是《大国兴衰》的初衷。

王碧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5月22日 10 版

大国崛起的步伐会不会“被中断”
中国大儒的过往旧事
让文字如石子命中目标
“红色悬疑”面临新的拓展
中国式插图制衡日韩风
《牛人牛语》:中国学者在牛津的历史文献
石一宁:“保有正义感,慎用话语权”
《民国前传》呈现晚近社会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