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小说是一个灵魂戴了面具幻化为各种角色在文字中粉墨登场,那么散文就是人生的残骸与碎片在作品中的纷呈陈列。它必是由心而来的。它的核儿带着对世界的观照;它也是由身而至的。它是岁月的集成、人生的历练在某一个时段的会聚和喷发。《青春做伴》兼有上述两者的特质。更重要的是,它带着作者对于世象人生的叩问、思辨、探寻和抵达。它的气质除了优美还有深邃。
生命的成长本是一段混沌、暧昧、矛盾而骚乱的历史。韩小蕙的文字里真实呈现了这段生命的成长。并且,她总是把过去的自我时时以新的自我覆盖与翻新。纵观她以往的作品,可见她的思想的脉络。她由胆怯而至沉稳,她由悄声而至坚定,她由单薄而至丰盈,她由表层而至深厚。而现实感始终是其作品之魂。
她是要对现实发言的。她要将她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感悟,附魂到她的风物、纪实中去表情言志。她的话语往往对事物由表及里、一针见血地穿透。这些特色同时也体现在她的散文集《青春做伴》中。它体现了生命的繁茂与旺盛,和对现实生活的热烈的参与感。如,她写与女儿对抗又妥协的《对孩子的成长你要等》,对生命困顿并走出迷雾的《观音山自问自答》。她周游世界以心静观。写成《青春做伴在异乡》、《澳门的心》、《英伦的雨》等。她屏息内敛,谈《书是最可靠的阶梯》、《不要主观降低阅读难度》。她直抒胸臆、激扬文字,要《重筑民族道德的自律长城》——《青春做伴》是她人生坎坷之后、岁月荏苒之后、驰骋世界多年之后,一次安静而周全的回眸。她带着自觉意识记录下成长的心迹,并且将它们诉诸文字。那些文字带着她的温度和欢颜一路轰轰烈烈勇往直前。
《青春做伴》的最大特点是:作者试图介入现实,影响今天。她对于现实毫不犹豫地发言而非风花雪月、无病呻吟。她的文字呼啸着涌向笔端,带着激情与责任和使命感,如同一颗颗风中的石子,朝往一个指向、命中一项目标,绝不模棱两可、姑息言他。她似乎带着一种穿透窗户纸的痛快的冲动,如此激烈和直截。她的文有如她的人!比如,她对一位海外女作家对“中国人的素质怎么那么坏”的质疑不能接受,同时予以痛定思痛的分析与思辨。并提出“近年来中国多灾多难之时,万众一心可铄金”的呐喊;她对“圆明园办庙会”惊闻与反对,大胆发声说“圆明园是中华全民族的财富,岂可被庸俗化”;她感叹当今社会“美女如云”,却匮乏个性与道德感;她叩问当下时代的价值观念何在——旧的价值观念崩解,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建立之时,人心之何往?文化之何为?
这种现实感使她在作文中忽略小节、忽略了枝蔓。对于此处的小小不言她毫不含糊地逾越而过,如同战士冲锋上阵。她提到的问题正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症结。她的文字由表及里地抵达这些症结而消解之。这是她一贯为人为文之使命。她乐此不疲,多年以往,愈促愈奋,不肯停歇。韩小蕙果真像一个战士,或者说她是社会风潮中不肯跟风的堂吉诃德式人物,竭力追索着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文化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说,她的文字永远具有青春勃发的力量而不垂老。它们带着活力、活性和活泼的感染力、影响力,飞溅到纸外而将读者感染。
《青春做伴》同时也是韩小蕙去祖国各地、世界各地的采风游历之沉淀。她似乎将世界最远处的湿润的空气和甜香,吸入肺叶,然后化为养料内在,滋养她的笔润。因此,她的笔下绝非沉溺杯水风波,而是言之有物,言之凿凿,不缺盐少醋。比如,她的笔下,既有老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现实写照,又有祖国中原之地民族英雄岳飞墓之随想;既描画南中国开满三角梅的澳门的心事和性格,又关注远居泰国孔子学院的留学生们的生活与文化融合……她有一颗不甘寂寞的、永不停歇的心。她奔波于世界的山山水水,从浮光掠影中,攫取她的内心所需,抒发她的内心所感。《青春做伴》可以说是她年轻的心的飞行的痕迹与记录。它划过天空,天空则留下了满天的花瓣作为回报。
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