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5月2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网络红人“油条哥”:

“良心油条”营销理念源自《论语》

本报记者 樊江涛 实习生 王永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22日   05 版)

    而今,每天早晨刘洪安和他经营的早点摊绝对是保定市高开区银杏路上的一道风景。

    32岁的他身高1米80,由于患有风湿病,背有些微躬。从2009年开始,每天早上他都准时出现在银杏路,在他的早点摊前“炸果子”、卖豆腐脑。

    从今年2月起,刘洪安每天都用新油炸油条。为此,不久前他突然爆红网络,网友称之为“油条哥”,他的油条也被誉为“良心油条”,而前来买油条的人更是激增。

    不得已,刘洪安不得不在小店的窗户上贴出了限购令——感谢广大顾客朋友的支持与厚爱,但鉴于本店人员及设备实在有限,暂无法完全满足各位顾客的需求,故即日起油条每人限购两斤,敬请谅解。

    对于“限购”,顾客表示颇为理解。一位老人告诉记者: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来买“良心油条”,不止是为了品尝油条,更是为了支持“良心”。

    营销理念源自《论语》

    今年2月之前,刘洪安经营的早点摊与附近卖早点的小铺并没有什么不同。

    靠着一家饭店的北墙,用廉价的蓝色铁皮围挡隔出的几平方米狭小空间,就是刘洪安“炸果子”、卖豆腐脑的操作间;而在路边大槐树的树荫下,临时摆放的几套折叠桌椅,则是客人用餐的餐桌。

    自从2009年,刘洪安和妻子用几千元从亲戚手中“盘”下这个临街小铺,一年365天只有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十是假期。在这十几天中,他们不必凌晨2时匆匆起床,赶到蓝色铁皮小屋开门迎客。

    2012年的这个春节,刘洪安虽然也给自己放了假,但却一直“没闲着”,他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已经营两年的早点小铺“打出自己的牌子”。

    刘洪安2000年毕业于保定市财贸学校财会专业,毕业后又通过成人教育考试,取得大专学历。此后多年,虽一直从事面点制作加工,可经常读《论语》、《曾国藩家书》的习惯,使拥有大专学历的他在众多面点师中,显得有些卓尔不群。

    春节期间,电视台播出的一档健康节目,引起了刘洪安关注:一位专家在指出食用油经过反复加温后,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同时还特意为煎炸食物的剩油使用支招。这无疑成为砸在苦苦思索中的刘洪安头上的那个“苹果”。

    春节后一开业,蓝色铁皮小屋就立刻来了个“华丽转身”。他撤下了“家家快餐”的旧招牌,换上了“刘家豆腐脑”的新牌子,几名工作人员则统一了蓝帽子、白上衣、红围裙的着装,同时这个早餐摊更亮出了“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承诺。

    他打印了一份“告知新老顾客”的宣传单,贴在铁皮小屋的窗户上——新年伊始,向尊敬的顾客郑重承诺:本店油条用油是一级大豆色拉油,是从植物油公司批量进入。油条用油每天都是新油,不含一滴复炸油,也请您审查和监督。

    刘洪安还专门准备了 “验油勺”。“验油勺”旁,他还不忘贴上从互联网上搜集的快速验油“小窍门”。“以前的油用勺子舀起来,里边可以看到‘黑星星’,而油条吃下去也感觉‘顶胃’……”

    刘洪安告诉记者,“杜绝复炸”的承诺也好、“验油勺”的使用也好,这样营销创意的起点都是源于他在《论语》中读到的一个简单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这句“名言”也在今年2月后登上了“刘家豆腐脑”的新招牌,成为这位有大专学历的面点师的“营销理念”。

    “良心油条”价高却依然热销

    油条杜绝复炸后,成本也相应增加,为此刘洪安将油条的价格每斤提高了1元,“从每斤4元涨到了每斤5元” 。

    “质优价高、以质取胜”的营销策略,首先引来了母亲的担心。“她希望我还是照老样子做生意。”刘洪安母亲的担心是有原因的:每天早晨,东西两侧的油条摊和他相距不到300米。“炸油条行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刚开始,我一收工回家,母亲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怎么样?卖了多少?”时间一长,看着儿子每天总是乐呵呵地数钱,母亲也就不再问了。

    为了向记者证明拒绝复炸并不吃亏,实诚的刘洪安掰着手指头和记者算起了“经济账”。

    炸油条时,每次油锅要放油20斤。刘洪安每天炸80多斤油条,要用油15斤左右,锅里还有5斤剩油。“过去,这些剩油下一次炸油条时都会‘滚’着用。”

    而今这5斤剩油,表面两斤“清凉油”,他会舀出来,炸辣椒油或用来拌肉馅做馅饼;剩下的3斤“黑油底”则会全部倒掉。

    他批量采购的大豆色拉油每斤5.05元,每天倒掉3斤“黑油底”,成本增加15.15元。而油条价格每斤增加1元,80斤油条就是80元。减去增加的成本,刘洪安每天还会多赚65元左右。

    刘洪安介绍说,自从2月“拒绝复炸”后,虽然价格提高了,但每天他会比过去多卖200元的油条。而这件事近日被媒体关注后,慕名来买“良心油条”的人就更多了。“之前8张折叠桌不够用了。”刘洪安急匆匆购进4张折叠桌,而这两天他又感叹:还得买桌子!

    体现道德的价值

    刘洪安和他的“良心油条”被当地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网友关注。

    有网友评论说:对刘洪安而言,每天倒掉3斤剩油就是他守住良心的底线。代价并不高,却很宝贵。

    在搜狐网友“中原红485236”认为刘洪安在自己盈利的同时,也为别人负责,更受到了别人的尊重。“互利双赢,这生意经好!”

    令刘洪安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良心油条”更引发了媒体对整个食品安全、食品行业的反思。

    有媒体撰文指出:“油条哥”走红的背后,是人们对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对商家和企业“良心”缺失问题的忧虑。“油条哥”的出现固然让人欣慰,但不该成为一个标杆。“良心”本该是商家固守的底线。社会风气的转变,道德良知的挽回需要的不是几个什么哥的走红,而是从上至下每个人都该遵从规则,遵守底线。

    更有媒体认为,“良心油条”的热销可以用经济规律解释。当所有的商家都突破道德底线的时候,遵从道德规范的经营反而成为稀缺商品。“良心油条”的热销向社会展示了道德的经济价值,证明了道德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共生。一切经济行为背后均有道德观念和意识起到支配作用,或者说,能实现收益最大化的道德势必成为首选。

本报记者 樊江涛 实习生 王永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5月22日 05 版

郑州第6次早餐工程如何走出怪圈
2015年重点流域水质从中度污染改善到轻度
图片新闻
糯康归案 如何避免“湄公河惨案”重演
“良心油条”营销理念源自《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