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8.3%。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海量信息与沟通便利性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习惯甚至性格。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6491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3.2%的受访者坦言网络改变了自己和周边人的性格。“上网强迫症”与“网络孤独症”成青年两大最常见症状。受访者中,90后占14.5%,80后占52.6%,70后占24.2%。
仅46.6%的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
北京80后青年程峰由于职业需要,每天都会通过电脑与他人沟通。他的生活逐渐变成上班也上网,下班也上网,连在路上也要用手机上网。
“再后来,我开始整天刷屏,时时刻刻都在刷,周末也会在网上泡一整天,明明没有什么事儿,也一定要上网。开着电脑才觉得踏实。”程峰说。
不由自主想上网,明明没事可干,却反复刷网页、博客——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上网强迫症”。还有网友在豆瓣上组建了“上网强迫症”小组,成员已有730人。很多人都表达了类似感受:我因为无聊所以上网,可上网也挺无聊的,越上越无聊,睡觉前发现自己又无聊了一天……
调查中,84.0%的受访者表示周边存在“上网强迫症”的青年多,其中32.7%的人表示“非常多”。39.6%的人坦言自己就有“上网强迫症”。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指出,人们在上网初期会产生愉悦感,通过长期使用,不断强化这种愉悦,最终产生“上网愉快,下网就不快乐”的感受。接着,在心理上也会形成“强迫上网”的机制。使用者会始终保持“上网让人快乐”的思维定式。
调查中,92.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32.1%的人表示自己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漫无目的的上网者。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雷雳指出,一方面,互联网由于自身跨越时空、匿名性、非重复等特点,可以给一些较为害羞的人群提供相对舒服、不紧张的交往空间。另一方面,相对于面对面交谈,在网上的一言一行,包括眼神、姿态、衣着打扮、身体特征等,都是匿名的。你可以根据意愿选择性地表现自我,甚至可以通过虚假和夸大塑造出理想化的形象。
人们上网都干什么?排在前三项的分别是“看新闻”(75.5%)、“查资料”(66.0%)与“聊天”(64.5%)。
调查中,49.9%的人自称“网络购物型”上网者,43.4的人自称“新闻搜寻型”上网者,38.1%的人坦言自己是“打发时间型”上网者。其他类型还包括“学习深造型”(31.5%)、“网络社交型”(31.3%)、“职业需要型”(30.3%)、“在线游戏型”(26.2%)等。
60.9%的人表示网络让亲情友情爱情都变淡了
新婚不久的天津市民刘冬,最近常跟闺蜜抱怨自己与老公越来越缺乏沟通。她说,以前谈恋爱时和老公常常交流,现在两人下班回家后就各自抱着电脑上网,几乎不说话。“每个人都在成长与变化。如果不及时通过沟通了解这种变化,很不利于夫妻和谐。”
深圳某高校大三学生林婉清告诉记者,她们宿舍的6名同学每天晚上回宿舍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戴着耳机,看着电脑,不跟其他人说话。即使有事也只会通过QQ或MSN说。“那种安静与沉默,常常让我感到害怕。”
淡化个人的社会交往,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失去感受力和参与感,变得越来越孤僻——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孤独症”。调查中,75.0%的受访者表示周边存在“网络孤独症”的青年多,其中22.9%的人表示“非常多”。34.4%的人坦言自己就有“网络孤独症”。
60.9%的人表示,网络让日常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都变淡了。39.4%的人认为上网对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影响很大。
另外,83.2%的人坦言网络改变了自己和周边人的性格。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过度上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在网上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雷雳说,在网络上形成的同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弱联系”。网络好友难解“近渴”,因为大家来自天南地北,只有上线才能联系,很难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甚至产生低落、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所以,人们更需要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有效、亲密的同伴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宗奎教授表示,社会交往中较易退缩、较为内向的人,在虚拟网络的交往中,往往也会呈现与他人较为低频的交往互动,带来更多的孤独感。另外,在一些社交网络中,人们常常会获得较多的粉丝好友,但在生活中能深入交谈的却不多,这会形成强烈对比加剧孤独感。长时间上网,减少甚至剥夺了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活动机会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可能让内向的人更加孤独。
网络使人们哪些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写信”(69.1%),其次是“看纸质书”(56.5%),排在第三的是“做运动”(46.8%)。
接下来还有“打电话”(36.9%)、“面对面沟通”(37.7%)、“外出参加聚会”(30.0%)等。
84.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自觉管理自己和网络的关系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李彬彬告诉记者,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无节制上网会产生负面影响,开始自觉管理网络使用行为和习惯。比如,她安装了上网控制软件,控制上网时间,特别是游戏时间;她还在电脑上贴了提示语——“不要成为网络的奴隶!”她们宿舍还发起了“每周停网半天”的计划。
调查中,84.0%的受访者认为应自觉管理自己和网络的关系。83.8%的人表示要学会建设性地使用网络。
陶然表示,在压力过大、情绪烦躁时,人更容易对某种事物产生依赖,形成强迫行为。他建议,首先应打断成瘾的链条机制,找到替代上网的方法,例如听音乐、绘画、体育锻炼、出门旅游等;其次,学会觉察、体验、表达及管理不良情绪,找到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中。
周宗奎认为,除了自省、自律外,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应加强对网络行业本身的规范,促进健康的网络环境的形成。例如,继续关闭不良网站,限制在线游戏的最长在线时间等。此外,家庭、社区、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使用网络习惯的培养教育,让青少年从小掌握自主、自控、自律的能力,从小学习健康使用网络、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并能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中平常看待网络,从小学会做网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如何建设性地使用网络?调查中,63.7%的人表示应自觉提醒自己在网上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61.3%的人指出,应自觉管理每天的上网时间;51.2%的人认为年轻人要把注意力放在真实生活中;44.7%的人提议人们应培养更多的线下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