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5月27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第三方评估增强公益透明度

灾后重建五项目为何被评“较不成功”

本报记者 桂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27日   03 版)

    5月16日,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以下简称“红基会”)在京联合发布《联手的力量——中国红十字基金会“5·12”灾后重建公开招标项目评估报告》。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的评估结果显示,在红基会“5·12”灾后重建公开招标的17个项目中,有12个被评价为“比较成功”,如新家园计划、守护生命项目、绵竹养老护理员项目等。绵竹养兔项目、生态旱厕项目、甘肃贫困村灾后重建示范项目等5个项目被评价为“较不成功”。

    红基会秘书长刘选国表示,今后将尝试引入更多的外部评估,增加公益项目运作透明度,提高公募基金的公信力。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一大批民间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展示了中国民间慈善的巨大力量。然而,资金缺乏限制了专业公益服务机构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更大和更加持久的作用。红基会决定,从募集的13亿多元捐款中拿出两千万元开展灾后重建民生服务类项目,以招标的方式给民间组织参与灾后重建的机会,尝试和探索与其他民间公益组织的共享与合作。先后中标的17个项目从2008年秋季开始实施,到2011年夏季基本结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指出,此次红基会“5·12”灾后重建项目的公开招标与顺利实施,打破了公募善款在政府体制内循环的传统,打造了一条连接公募基金会与草根公益组织的公益链,为中国公益界专业化的分工合作树立了一个范例。

    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担任项目的第三方评估者,从2011年3月开始组建课题组。评估工作由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高丙中教授、执行主任师曾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陶传进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能副教授带队进行。2011年7月底,课题组开始对各个项目进行实地评估,并通过对招标评审委员会部分委员的访谈,进行项目招投标过程的模式评估。

    经过历时一年的实地调研和研究分析,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课题组对17个被评估项目在“项目机构的组织特征”、“项目受益人群和服务对象”、“项目的资源使用情况和财务运行状况”等11个维度上的描述数据,进行了直观的呈现。依据17个项目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综合社会社区建设”和“典型社工服务”三个大类的项目内容,依次进行了个案比较分析。初步结果显示,17个项目中有12个被评价为“比较成功”,5个项目被评价为“较不成功”。

    此外,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通过一个扩展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红基会资助的17个项目的多重项目产出进行了具体的描绘,从另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来对本次资助的扩展后效做出多维度的理解和评价。

    报告显示,17个项目中的16个引入了诸如项目培训、召开村民会议、社区茶话会等公共活动;15个采取了培育公民意识和引导社区生活方式的活动和做法;13个留下了长期性的或永久性的物质设施;12个在当地留下了某种项目执行和运作的理念和制度模式。

    报告同时对红基会未来在项目设计和项目管理方面可能的改进方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报告认为,红基会可以在未来项目设计和项目资助的初始环节就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力量,接受更加多元的项目绩效评估框架等。

本报记者 桂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5月27日 03 版

除名不文明外籍团员非狭隘的民族主义
灾后重建五项目为何被评“较不成功”
“没牙的老虎”能吓住谁
我反对车展上出现“童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