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15日,《天津日报》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栏目——“党报记者在基层·一线特写”。开栏稿件《小饭桌解决大问题》,寥寥数百字,关注社区养老的社会现象,引发读者共鸣。随后,这个栏目时常报道百姓关心的大事小情,报道内容均为记者亲历亲闻。
此后,《天津日报》及报社所属《每日新报》、《城市快报》等报刊全面开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从社长、总编辑到部门主任、一线编辑记者,全员建立联络点,全程贯彻“走转改”精神。
2011年9月的一天,天津日报社记者汪伟凌晨5点就搭上环卫局的垃圾直运车,赶往位于天津市区以南的生活废弃物填埋场。这是在“走转改”活动中,记者落实策划选题——“我家的垃圾去哪儿了”,反映特殊行业劳动者的工作状态,向社会展示鲜为人知的生活垃圾处理第一线。
回忆基层采访过程,汪伟至今仍感慨不已,“工作人员将我们请进会议室,沏上茶水,介绍情况……面对这种例行安排,我们坚持要到生产一线采访。换上工作服走进填埋场后,尘土夹杂着异味扑面而来。但当看到工人师傅们卖力地工作,我们连揣在口袋里的口罩也不好意思拿出来……”
《我家的垃圾去哪儿了——走进生活废弃物填埋场》稿件发出后,社会反响强烈,读者对垃圾山上挥洒汗水的劳动者满怀敬意,垃圾填埋场的工作人员更是感动不已,他们说,天津日报社记者是首批全程亲历填埋场工作的党报记者,也是首次进入填埋场“核心区”采访的记者。
截至目前,《天津日报》、《每日新报》、《城市快报》3张报纸,共开设“走转改”专栏十余个,发稿约600篇,陆续刊登了一大批来自一线、反映民生的鲜活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推出了一批清风扑面、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产生了广泛而热烈的社会影响。
天津日报社的“走转改”专栏突出新闻性,淡化工作味报道;以专栏为窗口,但不拘泥于专栏,激励记者到一线采写主题深刻、鲜活生动的新闻作品。与“走转改”活动紧密结合后,青年编辑记者小分队,已从原来单纯的入职培训,转变为青年编辑记者踊跃报名的“尖刀班”,大家纷纷下基层,出好稿。更为可喜的是,一批年轻记者通过“走转改”活动,逐渐完善着自身的新闻价值取向,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新闻观。
年轻记者张雯婧说:“在不断地与基层群众交流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文风,写出的东西老百姓愿不愿意看?是否真能打动人心?”
在养老院蹲点采访时,老人们坐在门口小板凳上“复杂”的眼神,企盼的目光,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回来后她撰写了《养老院里的“天使”》一文,文中写道:养老院里的天使不仅仅是不辞辛苦的护理员,更需要可以与老人心灵沟通的爱心人士和家人。
鲜活的文风不仅体现在一线特写,也体现在重大主题报道上。天津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变革,为天津日报社记者的“走转改”活动提供了新闻富矿。在天津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化中心设施建设过程中,天津日报文化专副刊中心不满足于拿通稿、整消息,而是深入工程指挥部、文广局以及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等地,与一线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采访,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立体、生动的文化中心。
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天津日报社的新闻宣传工作也呈现出新的气象:作品题材从单一现场向所有新闻类型转变;新闻体裁从特写见闻向深度调查转变;写作文风从单纯描写向思考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转变。这些看得见的转变背后,是全体记者不断深化对“走转改”重要意义的认识过程。
《每日新报》针对食品安全的社会热点,策划了“食品安全大家看”系列报道,带读者走进主食厨房,亲见食品生产过程;《城市快报》推出了“走近小人物”专栏,聚焦奋战在恶劣天气下的环卫工人。烈日下,记者高立红深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现场,向读者传递平凡的快乐和简单的幸福。
高立红说:“新闻工作者走进基层,直面问题,一边真切感受人民的心跳,一边通过多个角度分析民生问题的答案。只有走入最广大的人群,才有更广阔的视野,才有更深刻的认识,才有更澎湃的感情,才有更自觉的行动,才能担负起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据新华社天津5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