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高的旷野中极目远眺,太阳在遥远的地平线一点点挣扎着向上爬,迟疑、犹豫、顾盼许久,终于悦然而出;瞬间,万物苏醒,晨光中一切微小的生物都在舒展,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忍而不发,但都自顾自地美好与满足,与人无涉,与世无争——这就是第十届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式开幕曲《蓝蓝天》(陈怡作品)给人的现场感受。长笛的灵动、大提琴的忧伤和小提琴的细腻组合在一起,呈现出的不是一条流动的线条,也不是一幅呆板的二维画面,而是一个立体的色彩斑斓的多维空间,如3D效果的《阿凡达》。
5月19日,第十届北京现代音乐节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开幕,与10年前北京现代音乐节的鲜为人知相比,连续7天的音乐节基本上场场爆满,从10年前的少数人围观到现在的一票难求,现代音乐节历经艰难坎坷,而现在的广泛被认知被追捧,则印证了主办方中央音乐学院和叶小纲等人10年坚守的价值。
参加此次音乐节演出的有诸如叶小纲、郭文景、瞿小松、刘索拉、陈怡等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78级出身的著名音乐家。同时还吸收了许多年轻作曲家如秦文琛、金平、邹航、王斐南等人不同风格的作品,显示了音乐节的包容性和延展性。此外,本届音乐节邀请了恩玖·施奈德(德国)、罗伯特·比瑟(美国)、詹姆斯·莫泊利(美国)等国际上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登场,这对于中国的乐迷来说,无疑是一场现代音乐的饕餮盛宴。
与演出阵容一样,本届现代音乐节带给观众的感受也是多层次的。如果说,摇滚乐带来的是直接的身体的激动,抒情歌曲带来的是扁平的记忆的画面,爵士带来的是故事情节,那么现代音乐带来的则是时空交错、异彩纷呈的立体空间。听现代音乐,会有诸多意象随音符的流动而有序地组合在一起,比如听泰国作曲家庞那荣的《希望之光》会感受到声势浩大的万马奔腾;听郭文景的《竹枝词》能感受到西南山区的浓郁和潮湿,而听叶小纲的《临安七部》则如身处从历史蜿蜒走来的当今江南……
许多人对现代音乐望而却步,是畏惧其与自己的听觉经验有很大距离的无调性,而当你身处音乐厅,细心聆听的时候,却会发现,乐器与乐器之间的默契配合,音符与音符之间的完美跳接,段落与段落之间张弛有度的转换,都会让人产生一种血脉贲张的愉悦。当恩玖·施奈德为莫扎特诞辰25周年而作的《时间的边缘》中的单簧管细若游丝地吹起的时候,人的心弦不由得被随之拉紧;当罗伯特·比瑟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中小提琴为你拉出绵延的海滩,钢琴变成海滩上跳舞的姑娘,那种小心翼翼的温柔很难不让你为之动容。
更多时候,观众们在音乐中获得的是情感的体验。现代音乐中的起承转合看似无序,却与现代人的生活体验和内心的复杂多样恰恰是高度吻合的。观众可能解释不出为什么秦文琛的《吹响的经幡》会在一把古筝上面一直重复同一个旋律而不把动机往下延展?但却会感受到机械的无聊的情绪。听现代音乐的愉快不是来自欢快的乐章,而往往是因为现代音乐以其丰厚的层次和善变的多样性触碰了你内心积累的丰富情感。这种情感不一定是具体的,就像抽象的音符一样。而这种对应着现实体验的音符,恰恰让你在与很多人坐在一起屏息静气地聆听的时候充分完整地自我面对,去掉社会化的浅层杂念,感受隐藏在心灵角落里的悲伤。这种悲伤是真实的、自我的,因而也是令人心满意足的。
当然,那些音乐中的厮杀、争斗、黑暗中的挣扎、反反复复的纠缠、和解的拥抱、蓝天下的安宁……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审美的愉悦,更是精神世界的冲击,和不得不面对的对社会对自我的重新审视。这与现代音乐创作的理性思考和深厚的哲学背景不无关系。观众不一定要去弄懂音乐背后的哲学和深刻思想,但无疑地,现代音乐的立体思维会让人们对其他艺术门类豁然开朗——你可能会顺便明白那些曾经看不懂的抽象画和失去平衡感的当代城市建筑意味着什么。一部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现代音乐中一个曲折的小节甚至一个奇妙的音符,可能就如烙印一般落在心底,成为精神世界的一颗种子,从此念念不忘,只待茁壮生长。于是,那些记不住的无法重复的“古怪音乐”,就会让人想一听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