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6月03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校园旅游达人

他与单车的不解之缘

通讯员 李琼茜 林鹏浩 本报记者 陈强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6月03日   03 版)

    2010年暑期,张家强骑车环游福建时途经武夷山留影。

    “我的骑行就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车轮在我的河床里尽情地飞转,让我的生命之河奔流不息!一路上,我的心流连于高山、森林、河川、麦田、白云之间,感受着自然带给我的深邃与神秘。我知道,我生命河流的那份沉静应是它们所赋予的。”写下这段话的,是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金融专业的大三学生张家强。

    2010年,18天,1785公里,他完成了暑期环游福建的骑行计划;2011年,他与车队队友一行4人,骑行穿越青海、甘肃、内蒙古、西藏4省区。一辆单车,把他载进一段段浪漫的旅程,“痛并快乐着”。

    他是乐活族,也是穷游客,他与单车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孩提时代。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张家强每当看到骑着自行车的大孩子们经过,总是羡慕地看着那些远去的背影发呆——“要是自己能有一辆自行车该多好。”他拥有的第一辆自行车是小学五年级时堂哥送给他的,他为此兴奋了好一阵子,可惜这辆自行车不久就丢了。初二时,张家强又迷上了自行车攀爬运动,为了买一套专业的设备——极限攀爬自行车,他把自己攒下的300多元零花钱全都搭上了,可还是凑不够买车的钱。一辆入门级的攀爬自行车要上千元。他不想让家人知道他在玩车,所以就找车友借钱买车。此后,他受邀到一些学校和公司进行自行车攀爬的商业表演。“少的一天可以赚50元,多的可以赚300元,3个月就把借来的钱还完了。”他说。升入高中后,张家强并没有因为学业的压力而放弃他的爱好。他每周都会抽时间练习自行车攀爬,每逢周末都会进行长途骑行。

    张家强把对单车的爱好从小学一直带进了大学。2010年暑假,正要升入大二的他做了一份“自行车环福建游”策划,并在网上发帖招人同行。说起这次经历,他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每天早晨4点30分醒来,洗漱后吃早餐,5点30分上路,11点左右在路上吃过午饭后短暂休整,下午两点继续上路。为了保证安全,他们尽量避免走夜路。

    一天骑行百来公里,“骑到屁股麻木、大腿酸软、小腿抽筋”。 张家强说,在艰难的爬山路段,他始终坚持宁可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再骑,也绝不牵车、搭车前行半步。当沿途经过一个个泊车的站台、座椅时,疲倦不堪的身体多么奢望能停下来休息。可是,为了赶路,他和队友选择了继续前行,因为“我们远比自己想象中坚强”。

    2011年夏天,张家强和4个骑友从青海出发,采取搭车和骑行相结合的方式,沿途经过甘肃、内蒙古,最终到达西藏。4省区的游历不仅让他开阔了眼界,更令他有了心灵上的共鸣。“骑行中,时而被尘沙湮没,时而被狂车惊吓,时而被烂道困扰,时而被疼痛折磨,就好似我的河流中的浅滩、河石、漩涡,无从避免,也不可心存侥幸,这些在我生命之河都是应有之义。”他在旅行日志中写道:“一个人一定要有所追求,有了梦想就要付诸行动,趁着年轻,勇敢去做,我们才不会错过。到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是靠自己的双脚,一寸寸走过来的,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人,体会到不同的人生。”

    从小学到大学,十余年的时间跨度,单车就如同血液般融入了张家强的生命。十几年时间里,他换过4辆攀爬车、3辆山地车,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这些车全都是靠平时兼职挣来的钱买的。

    “我行过很多地方的路,走过很多地方的桥,吃过很多地方的饭,喝过很多地方的酒,在最好的时候,爱过最好的姑娘。”张家强说,旅途中他最常念起的便是沈从文大师的这段话。

分享到:
旅游商品成产业链上薄弱一环
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活动异彩纷呈
他与单车的不解之缘
参加低价团
还是买点东西好
大同善化寺壁画重光
国际旅游服务专题会在京举行
霸州举办文化旅游产品交易会
京西御稻插秧节开始了
西藏生物影像调查:以影像保护自然
第七届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推介活动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