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然(化名)和几位同学面对媒体的诉说引来了“意想不到”的关注。
这些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称,他们所在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该校二级学院——记者注)涉嫌强制安排学生到北京、烟台等地的单位顶岗实习工作8个月,“如果我们不去学校安排的地方实习,学校就不给发毕业证书。”
段然同时表示,自己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实习被安排在超市,无法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
随即,一则名为《学的是商务,实习搬运工》的报道让此事件迅速升温,网络评论纷纷向学校“开火”,有网友批评认为:违背职校生意愿“被实习”的背后,实际上是拿学生的未来换取少数教育者的利益。
这究竟是不是一次“被实习”?用学生的未来换取了什么利益?教育者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职校生实习的问题又一次挑起社会的敏感神经。
学生:我们“被实习”
5月3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沃尔玛超市里,段然的同班同学志昆(化名)站在超市果蔬区的称量处,给顾客选购的蔬菜过秤、打价。今年3月20日在沃尔玛实习以来,他已经干过超市里过秤、补货、物流搬运等好几个岗位的工作。
段然说,自己的实习从今年1月6日开始,也经历了上大夜班、物流搬运、值守销售区等几个岗位的工作。
段然和志昆的描述如出一辙:学校为管理类专业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实习单位的名单,其中包括北京、烟台的酒店,杭州、贵州的沃尔玛超市,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等10多家企业,校方称,同学们必须在这些单位里选择自己中意的地方,然后参加单位的面试,面试通过即办理手续上岗实习,面试未通过的再另作安排。
“总之必须在这些企业里选,我就选了沃尔玛超市。”段然说,我自己可以找到其他企业实习,想不通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里选?
志昆则认为,超市的实习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实习并没有让自己有什么收获。他还听说,在外地酒店实习的同学大都是干着端盘子、服务员的实习工作,不少同学觉得太苦太累,并不愿意继续实习下去。
“我们好歹也算大学生,一定要干这样的实习工作吗?”志昆说,自己想干一个管理类的实习工作,“最好去一家贸易公司。”
该校2009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张强(化名)则对记者表示,自己就是因为没有去学校推荐的单位实习,而被学校要求延期毕业,必须和2010级的同学共同参加实习,合格后才能拿到毕业证。
学校:从没强制分配实习单位
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院长吴荣态度很明确:学院自成立以来,从没有强制学生只能在推荐的单位里实习,但要求学生如果自己选择实习单位,必须经过学院认可。
吴荣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说,按照该院管理类学科的教学计划,学生前一年半在校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之后将进行为期4~6个月的顶岗实习和6~8个月的专业教学实习。这次学院提供的实习单位是专业教学实习。
“这就是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必须要经过学院认可的原因,我们要判断单位是不是具备专业教学实习的能力。”吴荣说,以往曾经遇到学生自己找“皮包公司”盖章确认实习的情况,“这样的‘假实习’出了问题第一个负责的是学校。”
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吴荣拿出了一份刚刚收到的实习接收函件,这份由贵州一家公司出具的函件显示,该公司将接收该院学生钱飘在遵义指挥部担任施工管理工作,实习期从2012年6月1日至12月21日,为期半年。而这个公司并不是在学校推荐的实习单位之列。
吴荣的说法同时得到了该校2009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崔腾的印证,他表示自己专业教学实习在老家的地税局完成,一位同学在粮食局实习,当时也有学校推荐的实习单位,但并没有强制要求。
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秀丽分管学生的实习工作,她解释说,段然同学是第一批主动选择到沃尔玛,并且面试成功的,这批和企业“相互选择”的学生被称为“订单培养学生”,今年元旦以后就正式开始实习;志昆同学是选择其他实习单位但面试没有成功,之后学校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主动联系贵阳沃尔玛超市,才接收了这批学生实习,他们被称为“定向培养学生”。
“这些学生从来没有提出自己找实习单位。”李秀丽同时解释说,学院认可的自选实习单位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有规模的股份制企业和合法经营、有完善管理制度的中小企业。
段然和志昆也向记者坦承,并没有正式向学院提出自己联系企业实习。
对于张强“没有去学校推荐的单位实习,而被学校要求延期毕业”的说法,李秀丽表示,这并不是事实,她向记者展示了张强长期旷课的记录,张强最长的一个月旷课136节。
吴荣表示,会尽快召开会议,向学生再次说明学院的实习政策。
“学生工”丑闻挑动社会的敏感神经
事实上,几个同学的说法引起广泛的深层次背景,是接连不断曝出的“学生工”丑闻。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关键字“学生工”,会出现许多涉及职业院校以实习之名,介绍“学生工”进企业务工的报道,这些丑闻的背后,大都伴随着学校借“学生工”牟利的本质。
李秀丽也一直在思考这个不断挑动着社会敏感神经的问题:“学生工”和“真实习”到底应该怎样区分?
李秀丽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区分点,是看实习是不是与教学配套进行。
在网上搜罗了大量瑞士酒店管理专业的办学做法后,李秀丽所在的学院曾经做过“工学交替”的实验:把酒店管理专业约40名学生带进一个管理规范的高档餐饮企业实习,学生的实习岗位是包房服务员。
按照常理,这样的工作岗位正处于到底是“学生工”还是“真实习”的争论地带,就连李秀丽的同事也会时常问她:学个端盘子倒茶水在家练练不就行了?
李秀丽和学院老师们开始顶着压力尝试。每天上午11时前,由学院的专业课老师向实习同学讲述理论知识,由于餐厅没有大场地,学院买了两块移动白板,理论教学就在餐厅的地下停车场进行。
中午,学生开始进入包房为客人服务,下午,餐厅的专业领班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指导,这包括怎么端盘子、端盘子走路的仪态、筷子与盘子的距离等琐碎的项目。晚饭服务结束后,同学们集体总结当天的学习心得。
现实效果是,两个月后,这批学生击败了大多数求职者,顺利进入了这家高端餐饮企业工作。
李秀丽总结,这样的探索是成功的,同样是“端盘子倒茶水”的工作,如果没有教学配套,那就是打工干活儿,如果与教学配套紧密,就是真实习。
但要复制这样的做法,李秀丽发现非常困难。因为老师的私人朋友关系,某一家餐饮企业愿意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而在更多领域中,企业并不愿意花这么大劲儿培养职业院校的学生,宁愿高薪去挖现成的优质人才。
李秀丽说,企业更喜欢打工干活儿的,学生更需要实习加教学,学校要做的是尽力弥补学生和企业需求之间的鸿沟,才能有“真实习”。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了解,学校担心新一轮批评
对于未来的发展,学生认为“强制实习”引发的舆论批评让吴荣开始担心,她不确定学院下一步的做法会不会招来更大的非议。
为了给学院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学院正在和几家全国性的知名物业管理公司接洽,这些物业管理公司都有相对完备的实习教学计划,也与学校的理论教学相互补充。
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物业管理公司都要求实习的学生必须从保安和保洁岗位做起,因为这两个岗位是物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终端环节,必须熟练掌握保安和保洁的工作状态、工作能效,才可能做好物业的管理工作。
“敢让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从保洁开始吗?”吴荣担心,有同学说学了物业管理专业出来,学校的实习基地强制我们做保洁,又会引发更大规模的批评。
一位企业的老板曾经很明确地告诉李秀丽,企业不需要只有管理理论的中层管理者,需要的是有基层技术经验的“熟手”,所以,职校生要想有竞争力,无论实习还是正式工作,从最基层做起才有竞争力。
这样的说法让李秀丽坚信,即便是职校生实习的工作在最基层,甚至工作状态还比较辛苦,但也应该坚持走这条路,学院要做的就是努力把教学融入实习中,别让学生成了单纯的打工者。
道理如此,但吴荣和李秀丽依然非常担心:在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并不完全了解的今天,如果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必须从保洁做起,会是又一轮猛烈批评的开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