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2年06月0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让学校、大学生和小学生各取所需

一条路从被质疑到被接受

本报记者 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6月06日   04 版)

    我们誓做保护地球妈妈的超人! 南京

    爱心人士参与绿色小超人“你的废我的宝”爱心义拍活动。 上海

    对于南京市一些高校环保社团的大学生志愿者来说,5月是值得铭记的。

    在5月25日这天,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校方宣布,从2012年9月起,《必胜客绿色小超人成长记》这一环保教育课程将正式纳入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的常规特色课程,成为四年级小学生的必修课。

    能够成为学校的必修课,这样的结果是“小超人”项目负责人、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公共事务总监邵筱薇没有想到的。

    “其实刚开始就是想给孩子们一点环保性的教育,让他们能够有环保意识。同时也想扶持大学里的环保社团。”邵筱薇。

    邵筱薇曾经做过调查,大学里的环保社团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资金来源。“他们很有热情,很有专业度,但是没有外界的一些扶持,他们是做不下去事情的。” 

    这样的状况让很多环保社团的生存很艰难。

    “一般我们只能做些少花钱或者不花钱的活动。”南京邮电大学绿色风环保协会负责人王佼佼说。

    我们能不能开发一个自己设计的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项目,既能扶持环保社团,又能给孩子提供环保教育?2010年,邵筱薇就一直在琢磨。一个让大学生去教育小学生,小手拉大手的“绿色小超人”项目就这样开始了。

    但是这样简单的想法最初还是遇到了很多阻力。

    “学校很难进。”拿着开发好的环保教材,邵筱薇在各地的同事碰了不少壁,甚至很多学校都把他们拒之门外。

    在推进“绿色小超人”项目时,百胜集团青岛市场的工作人员宿昕碰到不少的质疑。

    “项目虽好,可你们企业能做多久?”环保局领导首先提出质疑。

    “内容很丰富,可你们如何能保证大学生的授课质量?”教育局领导提出疑问。

    “大学生、小学生安全如何保障?”学校也提出问题。

    “大家就给我一年的时间,到时再来看看我们给予各位的答案,大家是否会满意。”面对这些疑问,宿昕只能立下“军令状”,让那些半信半疑的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接受这个项目。

    在南京负责这个项目的百胜集团工作人员窦晓慧在推进“小超人”项目时,也同样遭遇过尴尬。

    2010年,窦晓慧选择了一所离大学比较近的小学,希望能让“小超人”的课程走进这个学校。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天,可是最终学校却以“不希望企业项目进校园”为由将这个项目彻底搁置。

    “我们会怀疑这是不是企业在搞商业活动,是不是为了推销他们的产品。”窦晓慧找到了第二所小学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金立义也曾一度对这个项目产生质疑。

    不过看到窦晓慧带来的项目策划书和环保教材,金校长有些动摇,“看着还不错,要不然试试?”

    其实金校长并不排斥环保教育,他也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环保教育模式,让孩子们增强一点环保意识。“虽然我们的教材里也会有这方面的知识,但都是渗透在其他课程当中的,孩子们没有深刻的体验,记不住。”

    为了让“试试”变成“坚持”,窦晓慧觉得一定要把头一炮打响,赢得校方的肯定。“我们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上课技巧进行了集中培训,还请了专家给他们培训。”窦晓慧并不掩饰当初的紧张,她不想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溜走了。

    “第一堂课在学校操场举行,我记得是教孩子们怎样营养膳食。”学校宣德处主任张贤担心上课的效果,一直在旁边聆听。但看到孩子们特别high的表情,张贤知道,这课肯定能在学校扎根了。

    甚至,因为只有一部分学生参加了这“成功的第一课”,上完课之后,其他班级没有上这个课的孩子纷纷跑过来找他“算账”,要求“学校得一视同仁”。

    而类似的景象也出现在北京、济南、天津、上海等地的小学。

    在北京呼家楼中心小学,100名孩子热情高涨地做着“平衡膳食宝塔”的实操游戏,理解着大学生讲师教授的营养均衡理论,学习着什么是绿色食品、如何均衡营养吃出健康。

    在济南山师附小,一场生动的环教童话剧吸引住现场的三年级小学生,也吸引住学校的老师。“课堂中充满了欢乐热烈的气氛,一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下课了处处可见孩子们拿着《必胜客绿色小超人成长记》爱不释手、与大学生志愿者们热情讨论,合影留念的场景。”宿昕说。

    在天津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大学生志愿者用自制的水表教给孩子们怎么样看水表,如何节约用水。“以后我可以经常检查家里的水表,如果用得多了,就提醒爸爸妈妈节约一些。”有孩子这样说……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志愿者蒋励曾经是一位环保课程讲师,最初,她曾一度害怕孩子们不喜欢自己上的课。

    “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没什么经验,很呆板,孩子们也没太多反应。”为了让孩子们完全接受,蒋励和伙伴们也在一直努力,反复揣摩,后总结出了一套“卖萌”的方法。“就是用小朋友的说话方式,比如你们觉得好不好呀,好不好玩呀等这样的口气。”没想到这样的方法还真管用,孩子们很容易跟这些“小老师”打成一片。

    “课程还会结合时事热点,当地特色,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这样小孩才愿意听,才吸收的快,讲师们还会给自己定一个有趣的形象,在广州,他们叫绿羊羊,武汉叫水滴哥哥、水滴姐姐等。每一堂课都会用视频、PPT、情景剧、小实验等方式去教孩子们。”

    天津市环保局宣教中心郝未宁主任曾这样评价“绿色小超人”,“探索出企业帮助高校环保社团长期稳定发展的新模式,协助政府进行环保宣传教育,让小学生从小种下环保的种子,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人。”

    在金立义看来,这是一条多赢的路。“大学生得到了实践的机会,学校得到了让孩子们成长的平台,孩子则获得了环保知识。”

    让邵筱薇觉得欣慰的是,在这条路上,每个人都坚持了下来,不管是学校,还是环保社团的大学生。

    而效果还远不止这些。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一位学生家长主动发出邀请,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上“小超人”课程;还有的学校打电话来咨询什么时候能够走进自己的校园; 2012年原本只有两万名的小学生教育计划,由于课程的“火爆”,这个数字增长为3万名……

    “从刚开始我们被质疑,到现在被接受,甚至被追捧,证明了这个项目确实是有效果的。”邵筱薇说。

本报记者 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6月06日 04 版)

把环保种子植入孩子心田
一条路从被质疑到被接受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