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2年06月0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新闻眼

付雁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6月06日   09 版)

    多年前,我被教导“高考如战场”。那个时候,鼓劲儿的标语,每天更新的倒计时牌,塞满了我生活的每个角落。

    如今,我依然很难找到什么新闻,能够比高考更能牵动全国:大巴为考生免费穿行,城市为考生而安静,数不清的政策留出弹性的空间……

    即便时隔多年,你也很难放弃对“高考”的关注、思考,还有回忆。

    钉子户

    按照通俗的评价标准,43岁的梁实算得上是个“成功人士”。他做建材生意,“手下有一两百号人”,可他最大的遗憾和梦想,却是高考。

    这个四川男人在1983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名落孙山。在那之后,他复读了5年,却依旧没能考上大学。黯然离开家乡之后,他辗转各地打零工,修过机械、砍过木材、做过服装生意,还卖过电视机。

    如今,他的生活已经步入正轨,可每年复习课本、参加高考,仍然是他生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告诉记者,过去的一年,为了迎接第16次高考。他每天都要去茶馆,复习6个小时,以至于在安静的考场里都会不习惯,“心头慌得很”。

    事实上,为了高考,已经人到中年的梁实曾经和高中生一起参加过补习班,也曾经被当作学生家长被拦截在考场门口。当然,他也免不了会收到妻子的埋怨,以及儿子的“反感”。

    “如今的年轻人很难理解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考梦。”梁实说,“它好像烙印一样打在我们这代人的身上。”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拥有家庭事业、人生已经走到“对岸”的成功人士,一定要再走一遍高考的“独木桥”。尽管看起来,这样的过程并没给他带来什么快乐的感觉:过去15次高考的经历,他还没有一次机会体会到金榜题名的滋味。去年,他甚至比三本线还差了60多分。

    那些被高考改变命运的人中,梁实应当算上一个。尽管这样的改变让人有些疑惑,有些心酸。

    借读生

    距离高考还有一年,可琛琛已经感觉到了紧张的情绪。

    这个高二的男生在北京出生、长大,从小学一路读到了高中,但却没有办法像他的同学一样正常参加高考。

    因为他是个借读生。

    限制他的是一则并不复杂的规定:因为他的户口在山西,所以没有办法在北京办理学籍;可即使真的回到山西,因为“已经在北京读完了初中”,他仍然没有办法获得应有的学籍。

    这也给琛琛带来了一系列最现实的问题:因为没有学籍,他只能以“社会招生”的名义参加高考。他不能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而且,如果和其他人考出了相同的分数,大学也会优先录取别人——尽管,在旁人的评价中,他的成绩一直在年级前20名,而且参加比赛常常获奖。

    在他的同学都忙着上课、做习题、准备考试的时候,琛琛纠结的问题却是制度、公平,以及“归属感”。在一篇作文里,他追问自己的家乡“到底是北京还是山西”。

    “都不是,它们都不要我。”他用有些稚嫩的笔触这样写道。

    事实上,就在写下这些文字的过程中,这个常常参加演讲、合唱比赛的开朗男生,躲在宿舍里偷偷哭了一整个上午。

    集体记忆

    微博上周发起了一个话题,请大家聊聊“当年高考最刻骨的事”。不出意料地,话题很快登上了排行榜,并且一度超越了“明星分手”之类的热门话题。

    近10万条微博的文字,描述的是人们对于高考的集体记忆。教室里贴满奋斗、拼搏的标语,课桌上小山一般的试卷、习题,还有考试前班里的“头号种子”在讲话里附上的几句“冲锋口号”……

    有些记忆是温馨的,一位网友怀念考试期间“妈妈炖的玉米排骨”,另一位埋怨考试前父母硬要自己补充营养,多吃香蕉,结果最后吃坏了肚子,只能带着药进考场。还有人用感性的笔触写道:最难忘的,是一出考场,就看到家长“殷切的沉甸甸的目光”。

    这话题甚至可以覆盖几代人的回忆。我的母亲最忘不了自己的高考作文,她第一次没在文章里写“毛主席万岁”,而是记录了一个自己当民办教师时的小故事。我的父亲则最记得报志愿的时刻,他笔触轻轻的一个犹豫,就让他的命运轨迹,从此离开了生活20多年的农村。

    即便有那么多人批评高考的古板,抨击它有失科学,但不可否认,它的确是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也让大批的人因此改变了命运。

    我的高考记忆与眼泪有关。那一年,数学题目难得超出预期,气氛低迷地交卷后,一位复读的男生突然趴在桌上,嚎啕大哭起来。在被比喻成“战场”的高考教室里,我第一次真实体会到了现实残酷的模样。

    直到今天,我依然牢牢记得那个男生趴在桌上大哭的样子——真有些悲哀,我连昨天的晚饭都已经忘记了。

付雁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6月06日 09 版)

中毒的土地不应总被挖掘机先发现
一个流浪少年带来的困局
女王的脸和女工的手
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