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6月09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教育须避免“良苦用心”的伤害

徐百柯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6月09日   01 版)

    又是一年高考,教育话题再成热点。一则小学新闻,一则大学新闻,涉及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两端,值得关注。先是南京拉萨路小学的两名校友“六一”节时实名发文,“控诉”小学期间曾遭遇体罚、批斗、人格羞辱等粗暴教育。数天后,佛山科技学院的在校贫困生向媒体“抱怨”,学校启动了一项综合素质训练营活动,硬性下指标强制贫困生参加,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前一条新闻很热,因为充满戏剧性。提出控诉的两名校友,都是拉萨路小学认为的“杰出校友”。其中一人于1997~1998年在该校学习,后入清华大学,又留学美国,目前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另一人1993~1998年就读该小学,后入北京大学,又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杰出校友”反戈一击,学校方面和一些教师都觉得委屈天大。校方称,有女老师看到这两篇文章后委屈得流下眼泪,也有已退休的老师找到学校,哭诉自己的“良苦用心”。

    两人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人跟帖描述自己类似的经历,但也有网友认为两人“忘恩负义”。据媒体报道,南京市教育局人士称,讨论十几年前的事没有意义,虽应尊重言论自由,但学生“应该感恩”,不应“太极端”。

    相比之下,后一条新闻较冷。提出抱怨的是申请了助学贷款的贫困生,这一身份从今年3月起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尴尬。学校勤工助学部启动了一项训练营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有的讲座,没什么人感兴趣,“上面就硬性下指标让我们贫困生参加”,“自从有了这些讲座,大家都知道我们是贫困生”,“把我们集中起来贴上‘贫困’的标签,难以接受”。针对这样的情况,有评论冷冷地问了一句:“贫困还有被‘抓壮丁’的义务吗?”细品,其中满是悲哀。学校老师则称,举办各种有意义的讲座,也是希望给同学们学习的机会,“我们在平时的活动中尽量淡化他们的身份,但工作方式是不是存在问题,我们也在考虑”。

    被控诉和被抱怨的学校,都表达了委屈。恰恰是这种委屈,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体罚和羞辱,以及其他让孩子感到恐惧的教育方式,其实都是出于“良苦用心”——是为了让你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为了让你们顺利成长,比如考上好中学,比如赢得高考上个好大学。而举办训练营活动又是多么“有意义”,能够给贫困生更多的学习机会——你们不感兴趣?那是你们不理解这番“良苦用心”,你们太不解风情。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概括为:认认真真地为了对方,认认真真地伤害了对方。这样的教育图景里,我们只看见目的、规划、理念……而看不见爱和体贴。或者说,只看见这面强硬的、急迫的心,而看不见那面柔弱的、敏感的心。真正属于心灵的空间,恰恰是被这种所谓的“良苦用心”搞得逼仄;本该塑造心灵的教育过程,恰恰是被这番所谓的“良苦用心”所异化。

    最后必须明确一点,十几年前的事当然有讨论的必要。谁也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体罚和羞辱式教育并未绝迹,更严重的是,类似的逻辑不仅没有被摒弃,反而改头换面引发新的扭曲式教育景观。从更高层面讲,过往历史中包含的“不义”,需要探究真相并交付公共讨论,方能获得真正的处理,方能安心置于身后,否则,类似的恶永远在我们眼前。

分享到:
网上投票推荐全国创先争优
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圆满结束
安徽:阳光体育健身护航“红领巾”健康成长
中国航油:为青春起航加注动力
本报读者代表与编辑记者进军校“接地气”
多数中国消费者不认同国产奢侈品
审计署审计54个县财政性资金
教育须避免“良苦用心”的伤害
亲爱的,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