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因通过微博邀请农民工吃饭,而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事后,针对网友发出的“微博是秘书代为打理”、“请出示请客吃饭的票据”、“作秀”等种种质疑,陈里在微博中给予回应,并公布了个人手机号码。
6月12日,陈里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已趋于平静。大部分公众对我的态度已从最初的质疑变为接纳。”
陈里认为,这件事对他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最大的收获就是要学会与公众坦诚沟通,有误会还是说清楚好。到目前为止,我一共保留了1000多封网友发来的私信,其中不乏批评之声。我在微博上关注的人数也已经由200人增至1117人。我加关注的很多网友最初都是抱着质疑的态度。经过后期沟通交流,现在持质疑态度的人已大大减少。”他说。
据陈里回忆,最初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种声音时,一度感到“自己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压力肯定有。但我认为,指责并非针对我个人,而是曾发生过的一些事让公众对官员有不信任感、有情绪要宣泄。”他说。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表示,官员请农民工吃饭受到质疑,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和官员公信力不足。“公安厅副厅长请农民工吃饭,无论其是否存在‘作秀’之心,事件本身并没有违背社会道德。如果是一个普通人,和农民工打成一片,没有任何问题。但现在,官员即使是做好事,也会引起公众本能的怀疑。”他说。
在他看来,正是因为部分官员存在作风不正、滥用职权等问题,才伤害了公众情感,破坏了信任纽带。
“这提醒官员,首先必须从检讨自身做起。不信任感绝非一两天形成的。现在,即使想改变形象,也要给公众时间来接受。”汪玉凯说。
媒体评论员翟春阳表示,“对政府行为持天然的怀疑,是公民意识的体现。政府不能怕质疑,关键要用足够的信息公开与沟通,消除疑虑。其实,西方很多官员都是‘作秀高手’。比如,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每天搭地铁上班,确实是在‘作秀’。但是,如果他每天都能坚持这么做,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他认为,如果“作秀”能形象地传递一种理念或价值观,总好于空洞的说教或号召。“如能在‘作秀’的过程中与民众互动,而不仅仅是自说自话、自导自演、做给上级看,不失为一种进步。”
汪玉凯亦表示,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公民意识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下一阶段应当日趋成熟。“公众参与公共事务踊跃、对公权力监督意识增强是好事,但当每个公民都有发言权时,更要懂得珍惜和慎用。”他说,“现在,仿佛批评的声音更容易得到关注和认可。作为理性的公民,应当作出符合社会价值观排序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