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这回真的来了。
IPv6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6月6日正式启动。全球各大网站以及网络服务提供商于当日启用该协议,并开始从旧协议(IPv4)转型。
也许有网友会问,互联网急着更新换代,为什么?
互联网上的每台电脑设备,无论是服务器、个人电脑、手机或是其他数码产品,都需要有一个IP地址,这个地址有点类似家庭住址,它能帮助信息在不同的设备之间传递。目前我们使用的IP地址主要是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建的第四版互联网通信协议——IPv4。该协议采用32个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个具体的IP地址,它所能生产的IP地址数量为43亿个。在该协议创建者温顿·瑟夫看来,如此数量庞大的IP地址足够未来之用了。但事实证明,聪明的大脑也会犯错。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勃兴,“IP地址将要用尽”的预言从“狼来了”式的警示变成现实。
2011年2月3日,全球互联网IP地址相关管理组织宣布,现有的互联网IP地址已于当天分配完毕。分析人士指出,亚太地区的IPv4已经不具备扩展的可能性,欧洲、美国、拉丁美洲和非洲的IP地址也将于2014年枯竭。届时,整个互联网将处于饱和状态,再也无法添置一台新的电脑主机。
与IPv4相比,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能够提供海量的IP地址。具体地说,它能够分配的地址数量是2的128次方。有人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该协议能让地球上的每粒沙子都拥有一个IP地址。
得标准者得天下。其实,世界各国早已为IPv6的标准的制定出谋献策了。欧盟在2010年重点开展转换到IPv6的计划;英国互联网人士成立了一个名为“6UK”的组织,专门推动英国互联网产业的这次升级;日本、韩国、新加坡也在加速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的进程。
对于IPv6的态度,美国起初显得十分冷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作为互联网发源地当时还手握大量未分配的IP地址。业界有个说法称,整个中国拥有的IPv4地址数量可能还不及美国一个麻省理工学院拥有的数量。时过境迁,如今就连“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山姆大叔”不得不将IPv6提上议事日程。数据显示,在“IPv6全球启动日”上,YouTube贡献的IPv6流量最多,约为57%,排在之后的是Netflix和Facebook。
中国也是IPv6积极的倡导者和参与者。今年3月国家出台的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十二五”期间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此外,国内各大高校以及电信运营商也早已投入到IPv6的研究及试验中。
推荐理由:
IPv6协议虽然解决了IP数量不足的问题,但也由此带来了新问题:兼容性。如何让现有网络与新网络很好地协同工作一直是一个难点。据统计,目前支持IPv6的网站已超过3000个,很多网站都已建立起兼容两种协议的访问机制。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也不必为此担心。目前多数操作系统,例如,Mac OS、新版的Windows以及主流的Linux都已实现了对IPv6的支持。
在业界,IP地址将用尽的问题,有点类似于2000年前爆发的“千年虫”危机——同样都来自IT设计者所犯的一个“无心之过”。从目前来看,号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IPv6虽然解决了眼下的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谁又能知道它不会是下一个IPv4呢?
(杨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