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5月国内汽车产销同比出现大幅增长,但针对政府该不该救市、如何救市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因为日益增加的库存依然让汽车厂商绷紧了神经,自主品牌不断下滑的市场份额更让关注自主品牌的人士忧心忡忡。此外,整体经济的数据也不太好看。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连仲介绍,与4月相比,5月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了0.1%,社会消费总额下降0.3%,PMI下降2.9%,KPI下降1.4%,PPI下降1.4%,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12.4%,房产销售总额下降了9.1%。
针对这种局面,有关部门将出台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政策的传言不断出现。5月,国务院还宣布拿出60亿元补贴小排量车,让厂商看到了曙光。上周,国家出台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虽然重点补贴商用车,但也让一些厂商看到了希望。6月16日的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峰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则表示,相关刺激政策正在研究之中,因为存在争议,还需要最终落实在一个点上,又为政策出台增添了些许变数。
实际上,对于车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提振政策,业内一直争议不一。李连仲认为,当前汽车业的形势与2008年形势不一样。2008年处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外贸严重受阻,产品出不去。中小企业大量破产,GDP增速低于7%,影响了社会稳定。当时出台4万亿元的措施是对的。今年的形势则不同,2011年GDP增速为9.2%,今年有望达到8%~9%。2008年是因为金融危机被动出台政策,今年则是主动调整。稳增长是当前的主要课题。
“目前车市不存在救市问题,车市已经实现正增长。如果出台补助政策,坚持GDP第一,将增加很多后患。”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也认为,中国汽车最大的问题是过去增长得太快,因为国家把GDP增速放在首位,不考虑后果,导致汽车过度开放,带来了拥堵、能源和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车市增速如果不降下来就会留下很多后患。他表示,改革燃油税、房地产税、社保双轨制是根本办法。“提升燃油税可以减小污染、减轻公路建设负担、加快技术进步。”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国内经济正处在换挡期,政府不希望换挡期间经济过分减速,否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汽车目前也面临换挡期,汽车产能结构存在问题,例如大排量SUV盛行,节能小排量车滞销等。从消费环境来看,汽车消费观念也在变化,消费者更加关注环境质量。
“汽车不需要普惠制的补贴刺激,否则会延缓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但需要补油,在结构调整、消费观念转变、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补油。” 他表示,“具体而言,一是大胆补贴节能车型,例如天然气车型或增程型电动车,二是有效管理。例如对北京的摇号政策,可以拿出一半牌号拍卖,方便那些特别想买车的人。另一半号牌则继续摇号,方便那些不急于想买车的人。把拍卖款拿来补贴新能源车。”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提醒:目前国内车市已经形成四个趋势:豪华车盛行、SUV畅销、消费日趋高端化和自主品牌销量日趋下滑。他解释,因为国内收入差距大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导致国内豪华车销售比例几乎接近美国。此外,国内富人正处在显富阶段,消费者看重面子的观念,换车增购的增加和豪华车的降价等因素,也导致豪华车持续畅销。
相反,自主品牌却面临三个难题,一是外资规模的增加提升了成本优势,使自主品牌的成本优势减弱。二是合资自主品牌渐趋主动,打压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三是限牌、技术法规提升等因素限制自主品牌的发展。因此徐长明认为:这些趋势都需要政策来调整,在未形成大势之前解决掉。“如果没有外部政策的作用,这四个趋势将继续延续下去。”
在采访中,多数人士均表示:中国车市目前不存在救市问题,不需要普惠制的补贴。但中国汽车业面临结构升级的问题,按照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出台调整政策是当务之急。
“总的来讲,提振车市需要有一些政策,但不需要像2008年年底那么迫切。2008年出台政策目的是为了拉动经济,但这次没有上次那样迫切的需要。如果要提振车市的话,主要应出台一些结构性调整的政策。眼下最急的是自主品牌的发展受阻,应该尽快出台政策刺激自主品牌,而不是总体上刺激整个汽车行业发展,现在没有这个必要。”徐长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