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6月23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十载春秋育人路 一曲桃李争艳歌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办学探秘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6月23日   04 版)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图书馆大楼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勇夺2011年大运会城市之间节目全国亚军场面

    滇池学院学子爱心捐资10万元修建的“学子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所三本独立学院能培养出近千人的研究生、1万多名优秀毕业生,说明了什么?它说明了这所学院具有深厚的育人情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强劲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国家教育纲要》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 

    围绕《纲要》内容,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仅用十余年的时间,办出了一所规模逾万人的高等教育学府,向人们回答了独立院校到底走什么路、育什么样人才的根本问题。这就是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十载春秋育人路,一曲桃李争艳歌”留给我们的启示。

    在风光优美、景色宜人的滇池湖畔,坐落着一所年轻而又充满神奇色彩的高等教育学府,吸引着全国数以万计学子的到来,并以神奇般的发展速度令同行惊叹——它就是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2012年,盛夏时节,笔者走进昆明,来到举世闻名的“五百里”滇池湖畔。远远望去,美丽的西山就像一个睡美人,俯卧山顶、恬静入睡;下面便是一望无际、碧波万顷的滇池。在巍峨的西山脚下、浩淼的滇池湖畔,矗立着一所环境优美、建筑高雅、极具现代气息的高等教育学府——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挖掘该校“十载春秋育人路,一曲桃李争艳歌”的办学之路,便从这里开始——

    十年勤耕耘 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创办于2001年,走过了11年的大学之路。10多年来,滇院人始终站在国内国际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凭借着云南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雄厚的综合实力和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创建了一所屹立于全国高校之林的独立学院,形成了经、法、教育、文、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

    10余年间,滇院人以“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胆识与魄力,以滇院人特有的执著与追求,以及滇院人对民族教育、国家教育、世界教育的深刻理解与感悟,神奇般地创造了“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教育品牌,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在云岭冉冉升起。短短10余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一跃发展成为具有9个二级分院、28个本科专业的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院校,学院在校生达15000余人,为社会培养了13500余名优秀毕业生,成为云南省规模最大、质量一流的独立学院。

    ——开放办学,敞开智慧之门。走进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一种与时俱进、催人向上、和谐共进的育人之风袭面而来。进入校门,树木翠绿、绿茵铺地、花团锦簇、竞相绽放。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所“园中有景、景中有园、园景合一、相得益彰”的美丽地方。

    放眼望去,一座洁白如玉、又带有古香气息的楼宇,直贯眼底。在楼的中央有一个硕大的圆形柱直达楼顶、直抵苍穹,仿佛预示着走进这所学校的莘莘学子,将从这里拾阶而上,探寻于知识的沧海,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驻足凝视,在楼的上方“明德楼”三个字格外引人瞩目,它包含了“开明启智,德行天下”的深刻含义。连接圆柱的左右两侧便是这座楼的主体,左侧延伸至“知行楼”,右侧延伸至“图书馆”,从“U”型的建筑风格看,它伸展双臂、敞开胸怀,拥抱着万千学子,使有志学子在这里吸取营养、放飞希冀、实现梦想。

    再往里走,便是各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教学区和学生公寓。信步在校园,整个建筑风格都选择了白色为主色调,楼顶均为桃红色,仿佛有“冰清玉洁之瑕,鹤顶丹红之美”。看到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神采飞扬的学子,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伟人的诗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看到这一切,我们被震撼着:滇池学院也只有10余年的办学历史,就成为了云南省7所独立学院中规模最大、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学校。目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占地面积740余亩,建有两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3个实验室。学院图书馆藏书82.02万册,订有中英文期刊1100余种,中英文报纸140余种,仿佛一片知识的海洋,更是不断丰富滇院学子智慧的宝库。

    ——创新体制,铸就教育“软实力”。10余年间,滇池学院为什么得以快速崛起?马杰院长对此做了这样的诠释:

    首先,滇池学院的快速发展,是办学定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独立学院的发展特点。10余年来,滇池学院始终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教育改革,调整教学计划,推进实践教学。它既贯穿了党的教育方针,又体现了滇池学院自身的独特性。

    其次,滇池学院秉承了优良的办学传统,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工作的中心,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学院拥有一流的育人质量。学院专职教师以云南大学优秀师资力量为主体,组建了一支符合滇池学院人才培养需求、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整体效能最大化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全院有专任教师797人,外聘教师94人,师生比为1∶17.56。专职教师中正副高职343人,占43%;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448人,占56.2%,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资源。

    第三,灵活的办学机制,宽严结合的管理体系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助推了学院的发展。滇池学院的管理体系既规范又严格,既开放又包容。10余年来,学院始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用文化凝聚人心,用文化凝聚力量。尤其是学院的办学体制,为滇池学院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为学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0余年间,滇池学院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学院办学成果得到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肯定:2008年被省教育厅评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2010年被中国独立学院协会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集体”,被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评为“优秀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先进高等学校”;2009、2010、2011年三次蝉联腾讯网教育年度总评榜“全国独立学院20强”。 

    自2008年以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连续四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2012年连续两次被省教育厅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2009、2010年分别被省公安厅、省综治委、省教育厅评为“全省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昆明市人民政府评为“昆明市园林单位”;2012年被昆明市总工会授予“昆明市五一劳动奖状”。

    十年求真路 办好质量过硬的大学 

    作为一所年轻的三本院校,滇院人十分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学院遵循“求真至善”的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始终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动摇,遵循“教学是中心、质量是关键、队伍是重点、特色是出路、创新是动力”的思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家长满意、市场需要、社会认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把“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了教师”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规范管理和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按照“稳定教学秩序是基础、提高教学质量是核心、深化教学改革是动力、加强教学建设是保障”的要求,全面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三风”建设,以管理促质量。滇池学院所提的“三风”是围绕着教风、学风、考风展开的。10余年间,该院每到新学期,都要按照“开学以抓教学秩序稳定为主,期中以抓教学质量跟踪检查为主,期末以抓考风考纪为主”的要求,把“以人为本”理念和“从严治校”的方略有机地结合起来,规范学籍、成绩、考务、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教师业绩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定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办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督导。

    为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学院在提高奖学金获奖比例的同时,设立了每人10000元的院级特等奖学金。2009年学院有1253名学生获奖,2010年有1669名学生获奖,2011年有2011名学生获奖。

    学院的人文关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不仅把学院当成自己家,还展现出了新时期大学生的风采。“滇池学院给我的感受是校园美、环境美、学生美的三美学院,我为自己能来到这么好的学校感到骄傲和自豪!”说此番话的是2010届的学生徐伸。小徐来自江西省的偏远农村,上大学是他父母一辈子的愿望。小徐说,因为自己家在农村,能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记得我考上滇池学院的时候,全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村里人也纷纷前来祝贺。小徐同学还发出这样的感想“自从来到这所充满希望的校园,我总想:父母把我送上大学,圆了他们的梦想,也圆了我的大学梦。所以,我不能停息,我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虽然我还不能为国家作多大贡献,但我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儿。为回报父母、回报家乡,我要朝着既定的人生目标去发展、去努力”。 

    谈到学院的发展,小徐说:“滇院十年的发展就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史诗,激励着我们前行。不管今后自己走到哪里,都会关注母校的发展,为母校的明天尽力。” 

    ——推进“教学改革”,为提升质量铺路。学院以实施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为契机,以学科专业建设和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教学建设。从2009年开始,学院每年自筹资金200万元用于质量工程建设。到2011年,共立项15项省级质量建设工程项目,16项院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其中,省级特色专业两个,省级教学团队两个,省级教学名师1名,院级特色专业5个,院级教学团队3个,学院分别投入140万元和80万元,用于特色专业和教学团队建设。学院还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全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六所高校之一,也是全省独立学院中唯一的试点高校。学院的“法学”学科被列为“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是云南省独立学院中唯一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以质量工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来带动其它各项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同步提升,为学院教学上水平,办学上层次打下坚实基础。

    学院立足长远,组建了一支符合滇池学院人才培养需求,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整体效能最大化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引进专兼职高层次人才124人,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60人,教授61人,有12人获得过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有11人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的教学、科研项目。 

    同时,学院还积极鼓励教职工在职提高学历,鼓励教职工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学习,先后有58人在职攻读博、硕士学位,57人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进修、学习,796人次参加国内进修培训。

    从2009年至今,学院每年拿出数十万元专项资金,鼓励年轻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目前,学院年轻教师共承担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项,青年科研项目23项,院级科研项目27项,为提升滇池学院的品质内涵夯实了基础。

    滇池学院在发展上不仅舍得投入,还舍得大投入。所以,经过10余年的发展,拥有了雄浑大气的现代化校园,一批优秀的专业学科和教育科研成果,一支优秀的教育团队和一批“肯干事、善钻研、干大事”的年轻骨干力量。他们共同成为了滇池学院发展的核心和“领军人物”。

    ——强化“实践教学”,为提升素质导航。“我来到滇池学院,这里给了我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更高远的理想。”说出此番话的是2009届法学系李昕霖同学。他来自云南曲靖,刚来时他有些困惑,之后融入了学校,他感到这是一个大家庭,处处充满阳光、充满激情。据李昕霖介绍,学院今年考上研究生的就高达160余人。滇院为我们创设了这么好的舞台,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近年来,滇池学院为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的辐射能力,他们又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不断夯实学院的品质内涵。

    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4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学院的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社会的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学院还调整学分结构,增加奖励学分并适当增加选修课学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此外,学院还高度重视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还增开了部分综合性、设计性、自主创新性实验。同时,学院又大力推进与企业、社区、政府的合作,与省内70余家单位建立了学生教学实习基地。与昆明滇池国家度假区社会与劳动保障局共同合作开展了“度假区大学生创业园”入园工作。

    在一次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法学系的学生旁听了审理,并在庭审结束后与主审法官进行了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日,昆明市西山区法院在学院举办了刑事案件公开审理。全院学生不仅受到了一次法律知识的教育,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法律综合实践能力。

    滇池学院作为全国独立学院中唯一拥有全国甲级运动队的学校,在冠名云南女排的同时,又与昆明体育训练基地合作,为学院的体育专业搭建了更为广阔的教学平台,也为学子的特长发展建立了“绿色通道”。 

    这里最值得感悟的就是与加拿大达内IT培训集团、中软国际的合作办学。企业以项目驱动,在滇池学院教学中嵌入系统的软件实验实践教学课程,依托学院的实验室,构建起直接面向社会的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一经体验到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学习热情非常高。

    灵活优良的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同目标明确、渴望社会实践的学生以及名牌企业先进理念这三者的完美结合,造就了西部边陲、高原明珠之滨的滇池学院在时代的机遇中引领育人潮流。

    引用2011届毕然同学的话说,自己没进入大学时,那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很迷茫,自从走进了滇池学院,才使自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也许,毕然的感受代表了许多学子和家长的心声……

    10余年来,学院励精图治,德业日新,桃李满园。学院毕业生的研究生考取率连续8年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在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学院学生取得了22个硕士点笔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12年又有160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先后有近1000名学生考取了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社科机构和知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其中被“985”、“211”院校录取的学生占录取人数的75%以上。学院有近10名毕业生在“985”院校攻读博士学位。

    学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连续8年名列全省独立学院前茅。司法考试通过率达到参考学生人数的40%。在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学院学生通过率超全国独立学院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

    十年至善情 引领学生个性成长

    “欲成一流大学,先育个性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是创新的必由之路”,这是滇池学院坚持的育人价值导向。三本院校的学生个性鲜明,综合素质较高,思想活跃,社会活动能力较强,但学生的刻苦学习和钻研精神相对不够。学院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求知的方法和技能,为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方面,学院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系列文化、科技活动,加强人文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尤以“滇池讲坛”、“大学生辩论赛”、“校园风采大赛”、“滇池学院新年音乐会”、“大学生创业大赛”、“春季运动会”等为代表的公益类、学习类、娱乐休闲类、体育竞技类、创业类五大类校园文化活动,吸引了上万人次的学生积极参与。滇池学院的这些育人方法及活动,成为了学生养成个性、增长知识、加强实践、提升素质、服务社会的助推器。

    10余年来,学院砥砺人文,渐成大观。滇池学院学生获两项国家专利。由学生创作的长篇小说《芦》和《短长》由出版社出版;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先后获得260多项国家级、省级奖励。作为云南省唯一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独立学院,还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并荣获2011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在2011“金蝶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滇池学院学生以云南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总决赛,获全国总决赛银奖。

    10余年间,滇池学院的学子更是神采飞扬,驰骋于全国的各大赛场,摘金夺银,屡创佳绩。外语系杨曦同学在2010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获云南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英语专业余欢同学获201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专业组国家特等奖,是当年云南省获得特等奖的二人之一。

    经济系学生于洋航获2012年云南省大学生年度人物。2011年学院代表云南省大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城市之间——全国大学生大运争冠赛”,荣获全国总决赛亚军。

    十年育英才 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课题。学院在大力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引导莘莘学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分享、学会感恩”,全面发展。

    为面向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有为;分享苦乐,珍惜拥有;学会感恩,懂得奉献。在2010年云南省“抗旱先锋行动”中,师生捐款10万元,为受灾严重的昆明市富民县赤鹫乡开凿了被媒体誉为“云岭第一泉”的“学子泉”,成为该乡方圆十里群众生产、生活的“生命之泉”。学院大学生自发为身患贫血症的云南籍11岁小女孩捐献血小板维持生命的事迹被媒体赞誉为“一场生命的接力。”

    2009届汉语言专业的严伟鹏这样看待学院组织或学生自发组织的公益活动:当代大学生就要学会担当,在学校要为自己、为学校担当,走向社会要为社会担当。据小严讲,云南连续几年大旱,同学们除了捐资抗旱以外,为珍惜宝贵的水源,同学们还把学院当成自己的家,都自发地节约用水,想了很多的办法。通过融入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学院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健全心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滇院以自强不息”就是我的感受。 

    秦雯是2010届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自湖南省。据她讲,自己从来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来学校报到时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虽然很远,但一走进滇院就被这里浓浓的人文情怀融化了。在学院的两年,最深的感受是滇池学院教会了我感恩,亲身感受到老师、甚至是院长对我们的关心。作为一名学生能来到这么好的地方学习、深造、发展,我感到由衷地快乐幸福!人们都说“十年寒窗,只争朝夕”,我们学院正好走过了十年,十年只是一个开始,我相信每个滇院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感恩这所学校……

    十年树品牌 建设管理现代的大学

    什么是人民满意的大学?什么又是知名品牌的大学?滇池学院给出的答案是:一靠质量、二靠特色、三靠制度,四靠投入。尤其是具有民办性质的大学,如果不突出公益性,如果不站在学生、家长、社会角度看问题,是办不好人民满意大学的;更谈不上办好知名品牌大学。10余年来,滇池学院在事关百姓最敏感的环节上,运用灵活的办学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考察中我们发现:学院有一个开明的董事会和一个开明、睿智、包容的董事长,学院董事会和李洪涛董事长的管理思路和相关措施,对加快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8年底,滇池学院新一届董事会宣告成立,学院实行了投资与办学、行政权与学术权相对分离的管理模式。即“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内部管理机制。

    董事会主要管发展战略、预算、审批和审计,不直接参与学院的事务管理,保障了学院按照教育规律自主高效运行。

    遵循“行政权尊重并服务学术权,但学术权服从行政权”的原则,学院赋予各教学单位在人事、教学组织、学生管理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和部分财权,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增强了办学活力,对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学院充分保障教职工在学院事务中“平等参与”、“共同决策”、“有效监督”的权利。在校园网上开通了院长、书记信箱和师生互动平台,畅通了学院和师生员工的交流渠道,确保了办好人民满意大学各种路径的畅通。2009年以来,学院共收到师生员工反映的各类意见、问题及建议26075条,师生反映的许多思想和现实问题都得到了及时有效地化解和处理,维护了学院的和谐稳定,更为办好人民满意大学夯实了基础。

    刘珂是来自河北省石家庄的一名学生,从内地到高原,从一座城市再到另一座城市,开始她和父母都没那么兴奋。可能是对故土的眷恋,也可能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刚到学院的时候,一位陌生同学主动帮她拿行李,很是热情。父母看到有这么好的学校也就放心了。后来,刘珂荣幸地参加了一次院长座谈会,院长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非常认真地倾听着同学们的意见想法。当时刘珂提的意见是校园网包月流量不够用的问题,院长听后,当场决定流量翻一番。滇池学院的执行力,令所有学生油生敬佩。就是现在也一样,只要学生有合理想法,学院就会马上着手办理。

    十载春秋育人路,一曲桃李争艳歌。10余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对于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来说,10余年,滇院人为学校的发展铺就了一条发展之路;为走进滇池学院的万千学子铺就了一条成功之路;为学院的未来绘就了一条恢弘之路。就如马杰院长非常精辟地阐述:“学生得发展、家长得放心、学校得提升、社会得人才,就是百姓信赖的大学。10余年间,滇池学院就是依靠质量、文化、品牌,为万千学子成就了梦想,也为学院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成功发展之路。”

    回眸云南大学滇池学院10余年所走过的发展之路,有人说,她就是一支笔,是一支耸立高原的雄浑之笔,吸纳着“滇池”之水做墨,令万千学子抒写着人生的光彩篇章;也有人说,她就是一艘船,是一艘畅游于“滇海”的航船,承载着万千学子伴着希冀、放飞理想,驶向成功的彼岸。

    (宏火 刘丙江 霍雨)

分享到:
十载春秋育人路 一曲桃李争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