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6月2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从加减之间看科学发展

新华社记者 陈二厚 王宇 朱立毅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6月25日   06 版)

    这是“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调低经济增速、逐年缩减审批项目、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密集出台减税减负……

    这是自我加压、不断跨越的发展新篇——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持续加大民生生态投入、逐步提高东中西部发展协调性……

    加,是为了发展;减,也是为了发展。加减之间,凸显出10年来我国追求“更好发展”的科学取向。

    速度上主动做减法、质量上努力做加法——为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内生动力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8.1%,增速较去年四季度8.9%的水平进一步放缓。而根据年初的设定,今年我国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也将由过去几年的8%调降至7.5%。“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速目标更是被设定为7%。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发展大势,中国主动调低经济增速的举措引发广泛关注。

    就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结构和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近10年来,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5.1%下降到10.1%的同时,第二产业占比从45.9%上升到46.8%,第三产业占比从39%上升到43.1%。

    数据显示,在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中,今年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降低,消费则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贡献力。

    “2012年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这是近10年来的首次。”商务部研究院专家认为,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逐渐降低,这其中除了与外部市场疲软有关外,也与我国主动调整结构有关。让内需发挥更大作用,让消费成为第一拉动力,由“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形成中。

    保持经济适度、合理增长,是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只有在速度上适当做减法,才能缓解日益增长的通胀压力,并且为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发展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认为。

    节能减排“硬约束”、生态投入“大动作”——更加注重发展的可持续

    得知今年7月1日将实施阶梯电价的消息后,北京市民田金海决定把家里用了多年的冰箱换成节能产品。“既为节约能源作贡献,自己也能省点钱。”他说。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主动“做减法”的指标,节能减排既是“硬约束”,更是“动员令”。几年前,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首次写入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规定5年内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在国家强力推进和社会广泛参与下,包括上述指标在内的总共8项“人口资源环境”指标基本达标。其中,“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总量达到6亿多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近15亿吨。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19.1%,全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了14.29%和12.45%。

    随着能耗量、排放量等数字的降低,节能减排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但减缓了我国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压力,也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了“倒逼”动力。

    在为节能减排念“紧箍咒”的同时,生态建设和环保投入正不断做着“加法”。10年来,国家投入巨资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大力增加和恢复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减少,风沙危害减轻,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仅就节能减排资金而言,今年中央财政安排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979亿元,这一数字比2011年增加了251亿元,比2008年更是增加了700多亿元。

    “无论从历史教训还是现实需要看,我们都必须摆脱和抛弃黑色发展之路,寻求绿色发展之路。”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认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务之急,更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举和战略选择。

    东部增速相对放慢、中西部发展不断提速——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呈现“雁阵齐飞”格局

    7.2%,东部经济大省广东一季度经济增速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13.1%,西部经济大省四川一季度经济增速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

    虽然这只是部分省份一季度经济增速数据,但从近年来的趋势看,就全国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增速放慢、西部和中部地区增速较快的格局日益清晰。

    2010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3.0%,比2005年下降2.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41.7%,比2005年下降9.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经济总量和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增强的趋势。

    这一趋势既有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客观影响,更源于近年来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在鼓励东部发展的同时,我国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一快一慢之间,反映出中国区域经济形成了梯度发展。从区域不平衡逐渐走向平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在得到体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过去30年,东部要给中国经济发展闯出一条新路;今后几十年,中西部地区要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

    审批项目不断缩减、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增强——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

    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自2001年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国务院部门共取消调整审批项目2183项,占原有审批项目总数的60.6%。

    10年来,我国全面清理审核行政审批项目。对国务院部门的审批项目先后进行了5轮全面清理,逐项进行审核论证。同时,各省(区、市)本级共取消调整审批项目3.6万多项,占原有审批项目总数的68.2%。

    对审批项目“做减法”,把政府不该管的交给企业、社会和市场,我国逐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有所改变。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化市场监管的同时,正着力在公共服务职能上“做加法”,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也在各地不断探索和完善。不少地方政府在考核经济增速核心指标的同时,增加了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的考核,政府的服务功能日益凸显。

    专家指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审批项目总数不断减少、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强化的背后,凸显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的步伐,着力解决经济调节“越位”、市场监管“缺位”、社会管理“错位”、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准确界定和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才能更好地弥补市场机制的‘空缺’、克服市场调节的偏差,应对‘市场失灵’,在提高效率、激发活力的同时,体现公平、注重均衡,通过适当的宏观调控和政府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孔泾源说。

    减税减负持续推进、民生投入不断加大——发展指向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今年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增长10.3%,增幅创下近3年来新低,这与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税收收入增速达到20%乃至30%形成鲜明对比。

    “税收收入的下降与经济增速放缓有一定关系,但未见得就是坏事。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减税减负、少取多予,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安体富认为。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遵循这一战略思路,近年来,国家采取了诸如取消农业税、多次上调个税起征点、对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等一系列减税减负举措,在税负领域让利于民。

    减税减负的同时,国家对民生的投入力度正不断加大。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支出就达到13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较之往年更有明显增加。

    此外,居民收入也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扣除价格因素后,分别实际增长8.4%和11.4%。在2010年7.8%和10.9%增速的基础上进一步双双提速,逐步向“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目标迈进。同时,“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人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让发展凸显以人为本,我国的发展之路将会走得更加坚实。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分享到:
从加减之间看科学发展
培训班“未暑先热”
对接不到七分钟 掌声两次响起来
青岛三百居民 山里抠水吃
杭州:公办小学初中“零择校”
数学界痛失巨擘
谷超豪院士逝世
南方42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经费约390亿元
“龙宫”与“天宫”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