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通过两个强子对撞实验,发现一种新的粒子,这种粒子与据信构成质量的“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的特征“一致”。由此,万物质量来源之谜或可解开,粒子物理学中缺失的重要一环或可填补。
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学基本粒子“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因1964年提出“希格斯机制”理论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而得名。“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未被证明存在的基本粒子,由于它难以寻觅又极为重要,因此也被称为“上帝粒子”。过去数十年,数万名物理学家和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投入研究,用以寻找“上帝粒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物理学家伊夫斯·西罗伊斯说:“发现的那个粒子可能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它也许能够解释宇宙如何在大爆炸后的那万亿分之一秒内形成;也许它不是希格斯玻色子,而是一种比希格斯玻色子大很多的粒子,那么,他也会打开一扇门,开启一套比‘标准模型’走得更远的新理论。”
图为4日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布的质子对撞后形成的运动轨迹效果图。
新华社/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