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某炮兵团享有“知识分子团”的美誉。1940年1月1日,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一个步兵团在北平宛平县城组建,被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挺进军步兵团。首任团长白乙化是当时著名的爱国学生,在校时是北平中国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建团之初,全团有79名来自北平各个大学的学生,而后便有了“知识分子团”的美称。
2008年,陆松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来到这个团,成为“知识分子团”建团近70年来首位博士排长。
自降军衔 从零开始
在当排长之前,陆松一直是学生。1997年考入国防科技大学,从本科、硕士一直到博士,陆松在国防科大读了10年书。按常理,博士毕业,他应该选择留校任教或去科研院所工作,稳定、舒适、用己所长。可陆松却作出了一个“超出常理”的选择:到一线作战部队去。
“年轻的时候,总得做些值得回忆的事。”面对别人的“吃惊”,陆松这样解释。
2008年12月,陆松来到位于太湖之滨、装备有“撒手锏”武器的南京军区某炮兵团任排长。
体能训练,5公里长跑、俯卧撑、仰卧起坐、单双杠练习,陆松的成绩项项垫底。
实装操作,官兵们对这个计算机博士的表现充满期待,可陆松却连自己的战位都找不到,“一轱辘”爬进了驾驶室。集合整队下达口令,不仅软绵绵,而且还老出错。官兵们面面相觑:博士也不过如此啊!
“既然来了,就必须干好。”身体素质弱、专业技能差、指挥经验缺,是陆松第一任职最难过的“三道坎儿”。
陆松博士一毕业就被定为正营职,授少校军衔。下定“一切归零、重新开始”的决心后,他开始实施“换衔”计划:戴列兵军衔练体能、戴士官军衔练技能、戴排长军衔练指挥,定期请全连官兵进行讲评打分,合格之后才能升级换衔。
为补齐自身短板,陆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是严格,而是残酷”。年近30岁,体能跟不上,他就戴上列兵军衔,与新兵一起练长跑、吊单杠,每天早起半小时,穿上沙袋背心进行训练;装备操作技能不行,他就戴上士官军衔,没日没夜地学,“啃”完23本装备操作书籍,查阅了30余册历年训练演习资料,观看了20余部教学录像,整理了4万多字的学习笔记;指挥带兵不行,他就向其他干部请教,学习管理之道、带兵之道,练喊口令直到嗓子充血。
列兵、士官、排长,每一步陆松都走得扎实而努力。3个月下来,他不仅体能成绩过了关,还熟练掌握了连队主战装备36个专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领,日常管理工作也有模有样,官兵们用“脱胎换骨”来形容陆松的变化。
带兵脾气好 沙场胆子大
当了9个月排长,又当了9个月副连长,2010年6月,陆松升任炮兵团三连连长。
“当兵10年,经历了5任连长,就数陆松最特别。”三连“元老”、四级军士长朱钦贵告诉笔者,在全连,陆松年龄最大、学历最高,但姿态却放得最低。
“连长房间怎么啥都没有?”6月21日,笔者夜访陆松,可眼前的一幕却让笔者心生好奇:房间里除了桌子上有个台灯之外,连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没有。要不是门牌上写着“连长”两个字,笔者还以为走错了房间。
“是不是住在家属区?”正当疑惑之时,哨兵告诉笔者:找连长,请到四班。
当连长两年,陆松有400多天住在10余人1间的战士集体宿舍。“床挨床、头对头、心贴心,才知道战士在想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陆松说。
在连队采访,官兵说得最多的就是连长的“好脾气”。“印象中,他从来没有批评过我们。”一名战士告诉笔者。
“现在战士的学历和素质普遍提高了,大多数都讲道理,批评多了反而容易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陆松笑着对笔者解释说。
批评少了,连长会不会失了威信,连队战士会不会“Hold”不住?
炮兵团团长汪辉雷的回答打消了笔者的疑虑:“连队官兵都很服他,别看陆松沉默寡言、温和谦恭,可一走上训练场,胆子却大得惊人。”
2010年7月,陆松刚任连长不久,就带队参加军区组织的濒海实战演练。第一次组织实弹射击,陆松就作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上报到团里参加实弹射击的人员名单中,不是老射手,而是两名新兵。
那时有人劝他说:“还是按老传统,用老射手保险,叫两名新兵上,搞不好会‘鸡飞蛋打’,砸了连队和团队的牌子。”
然而,陆松却认为,从综合素质和平时训练的表现来看,这两名新兵都具备了打实弹的技能和心理条件,“只要技术过硬了,就应该大胆起用。”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经连队反复向团请示,并征得同意,两名大学生新兵披挂上阵,成功打响演练“第一炮”,改写了该团新装备列装5年来,新兵不打实弹的历史。
发挥优势 打出威风
西北大漠,沙场点兵。
陆松带领三连官兵在一无教材、二无经验且安全风险高的情况下,首次组织射击,就打出了新弹种的最佳精度。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三连的一项自主创新:运用计算机3D模型进行模拟训练。
“这个连队的官兵有思想、爱琢磨、会研究。”炮兵团政委钱逢水告诉笔者,三连官兵的创造力源于陆松“启发式”的带兵方式。
走上连长岗位,陆松就一直在琢磨:80后、90后战士思想活跃,绝不能把兵带“傻”了,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会自主思考,用创新力来推动连队战斗力的建设。他发现,三连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学历干部和大学生战士多。结合这一特点,陆松发挥自身知识优势,开办“高科技知识讲坛”,带着连队官兵学习信息化、搞研究创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件小事,让班长葛东风印象深刻:一天,班里的战士小顾为节省时间,把打扫卫生的扫把放在卫生区树丛中没有带回连队。葛东风知道后对小顾进行了批评。
“扫把放在那里既不影响美观,又节省了时间,没有什么不对,确保不丢失就行。”那天陆松正巧路过,了解情况后,出人意料地对小顾进行了表扬。
“战士会思考是好的,要扬其所长,纠其所短,个人才能成长,单位才能发展,部队才能打胜仗。”直到现在,葛东风还牢牢地记着陆松这句话。
博士连长带出了一群爱研究的兵。一次“侦控打评”演练中,陆松发现炮兵群指挥信息系统无法与新装备指挥车相联通,作战数据无法实行数传,大大影响了作战效能。
发现问题后,陆松带领全连官兵一起编程、调试、架设,最终通过实践检验,成功打通了炮兵总群到分群、再到营连的指挥链路,实现了指挥系统对接,填补了这项技术的空白。
一群爱研究的兵组成了一个信息化的“神炮连”。短短两年时间,在陆松的带领下,三连填补了训练备份模式构建、指挥平台总量接口启用等10项技术空白,连队从陆上目标打到海上目标,从单发射打到连齐射,从单一弹种打到多类弹种,打出了信息化“神炮连”威风,也打出了陆松这位博士连长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