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销售数据的逐渐出炉,车企再次迎来“中考”。与年初制定全年销量目标时的豪迈相比,现实情况却让人不由得有些沮丧——多数车企成绩不及格,特别是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呈逐渐下降趋势,量价齐跌的状况让经销商首先走到洗牌前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共销售761.35万辆,同比增长7.08%,其中自主品牌共销售315.11万辆,同比下降0.1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39%,占有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广州汽车限购政策出台,加之经济形势到6月底没有明显的好转,会影响今后几个月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的增长率提升幅度。厂家在第二季度末压库力度大,因此7月厂家会让经销商休养生息,不要指望这个月销量会很高。
“相比之下,我比你们(媒体)要乐观许多。”饶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下半年商用车市场处于低位,今年上半年商用车市场已经到了底部,下半年商用车销量负增长的幅度会减小,因此乘联会坚持年初的预测,全年广义乘用车增幅为10%左右,汽车增幅为7%左右,汽车总销量为1980万辆左右。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也认为,目前车市的情况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中国的汽车企业和经销商一直处于大幅增长的环境里,根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寒冬’,因此市场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大呼小叫,希望政府救市。从今年的市场情况看,仍有8%左右的正增长,根本就不需要救市。”
“汽车行业的洗牌就是从经销商开始。”贾新光表示,所有从业者一起挣钱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汽车行业必然要经历一场洗牌,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我唯一担心的是,自主品牌的现状以及下一步的发展。目前很多自主品牌车企,只有销售是市场化了的,其他部门还是计划经济。因此,当销售不给力的时候,就只能换将,而不是去考虑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会出大问题。”
自主困境是伴随着市场环境恶化和大城市的限购而逐渐加剧的。统计显示,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逐日下降,市场占有率从年初的30.7%跌至27.5%,而价格下探到6万元区间。同时,其营销网络在一线城市大幅收缩,据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估计,自主品牌在北上广深等城市的销量占其总销量的比重已由去年初的30%降为10%左右。与此同时,各大合资品牌近年来销售渠道也在逐步下沉,开始占领二三线城市,已经触及到自主品牌的生存根基。
前5个月自主品牌排名前十的企业依次是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集团、江淮、上汽集团和华晨汽车。除了长城、华晨等少量车企外,其余品牌销量均出现下滑。
从产品结构上看,自主品牌主要集中在A0级和A级,在持续井喷的SUV市场并无太多发力点,而SUV目前已经成为厂商最大的利润增长点。今年上半年,SUV累计销量为85万辆,同比增长23.7%;从产量上,增幅更高达31.7%。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豪华品牌价格下压和中高级车自身的市场竞争加剧,B级车的利润空间已经压缩殆尽,SUV开始取代B级车成为厂商最重要的利润来源。而随着中国汽车文化的不断成熟和消费者年轻化,个性化功能车市场方兴未艾,SUV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与自主品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豪华品牌和一线品牌的销量则继续增长。上半年,奥迪在华销量为19.4万辆,与去年同期销量相比,提升了37.8%;宝马在华销售15.9万辆,同比增长30.7%;奔驰在华销量达到9.9万辆,同比增长7.8%。另外,上汽通用五菱、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也基本完成半年销售目标,有望冲击全年百万辆销售目标。
在中汽协公布的乘用车销量排行榜中,前5个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车企分别为上汽通用五菱、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一汽丰田、奇瑞、长安和东风悦达起亚,累计销量分别为59.59万辆、54.11万辆、53.04万辆、50.10万辆、36.84万辆、31.46万辆、24.03万辆、23.64万辆、23.44万辆和18.55万辆。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去考虑如何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而是应该认真去思考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让品牌和产品可持续发展。”贾新光认为,下半年整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连续两次降息短期有利于车市,但从长期来看,却是中国经济下滑的一个重要信号。“今年夏天,煤价下跌,电也不限了,这些都说明,经济形势在下滑,无论是经济型轿车还是豪华车品牌,都不应掉以轻心。”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豪华车系的促销指数已由年初的3%迅速飙生至8%,而部分豪华品牌车型在中国的市场售价已由原来的世界较高水平降至全球最低。豪华车动辄数十万元的降价又对整个汽车市场的价格体系形成下压作用,最终形成整个市场价格体系的全面下降。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消费结构的整体升级。目前中国车市的平均成交价格由年初的14.1万元逐月上升至6月的15.03万元。
一系列的投产扩建表明了车企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但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已经告别了高增长的情况下,扩充产能的冲动能否最终转换成经济效益目前还未可知,我们担心的是,库存激增、产能过剩问题一旦更加突出,自相残杀的局面将来得更快,也更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