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6月,江苏省吴江市白龙桥村大学生村官陈惠娟心情非常好,因为她“转正”了。6月是她村官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服务期满,她面临着是去是留的抉择。
让陈惠娟高兴的是,村里对她的评价不错,于是她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继续留在村里,并成为真正的村官,由村主任助理转为村党支部副书记。
在吴江,像陈惠娟这样的大学生村官有很多。据吴江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吴江市目前有327名大学生村官在岗,只有57人离开大学生村官队伍,8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在3年合同期满之后,都选择继续留在村里。
近日,记者走访吴江市部分已经期满留任的大学生村官,希望了解他们作出这个选择的真实想法。
在村里可以学到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刚到村里时,松陵镇汤华村大学生村官刘菁菁对村里的事是一头雾水。
“不知道该做什么,村民也总是跟我有距离感。”这样的状况曾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让刘菁菁着急不已。于是,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她总会跟着老主任,“多学多看”。当别的村干部待人接物的时候,她也会在旁边细细地观察。
刘菁菁还记得第一次跟着主任去解决邻里纠纷时的“狼狈”。“矛盾双方的火气都很大,看到他们吵架的场面我就被吓到了。”那个时候,刘菁菁还很稚嫩,只能唯唯诺诺地跟在主任后面,几乎一句话也插不上。
刘菁菁认真地跟着主任学,慢慢地琢磨,渐渐地,学会了一些村里的工作方法。
“解决别人纠纷时声音要适当放大,但不能跟着他们吵。跟他们沟通时,不能有架子,多跟他们拉家常。”刘菁菁总结了很多方法。
让刘菁菁觉得“得意”的是,经过“磨练”,她自己也可以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了。
有一次,有个村民举报另一个村民搭建违章建筑,刘菁菁和村里的其他干部一起去了解情况。
“原来这个村民刚没了工作,老婆又生病,就想搭出一个棚子来做皮蛋生意,赚点儿钱。”尽管值得同情,但这样的情况在村里还是不被允许的,“因为会影响到其他村民”。
刘菁菁和其他干部反复给这个村民做工作,可就是做不通。这时,根据以往学到的经验,刘菁菁想出了一个“他山之石”的办法:“村里还有另外一个人也搭了违章建筑,但那个人比较好沟通,我就先把他说通了,拆了违章建筑,然后拿这个例子再去跟前面那个村民沟通,他就觉得不好意思了。”
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中,刘菁菁觉得“学到很多东西”,很多事情从刚开始的“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到现在可以独立处理一些村务了。
震泽镇花木桥村大学生村官沈俊力也坦言,在村里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刚到村里的时候,她每天都跟着主任处理村务,低保、残疾人、老年人等各种问题都让这个城里来的大学生觉得新鲜。“学校里同学之间关系简单,可是村里就复杂多了,当涉及到自身利益时,这种问题就更难处理了。”
在老主任身上,沈俊力学到一条“用感情沟通”的好方法。“只要是让他们感到是在设身处地为他着想,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
那一次,沈俊力跟着老主任去解决一个大纠纷。“其实问题很简单,一家人盖房子多占了过道,导致另一家人出行不便,板车出不来。”
这样的事如果让沈俊力自己解决,她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入手。但主任告诉她,这个时候讲政策是讲不通的,那就要讲感情了。
“你想,其实大家不想闹掰了,万一以后有什么事,还不是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但是那个时候大家在气头上,只要心平气和地把事说清楚,跟他们说这是为他们好,他们气消了后也是能理解的。”沈俊力说。
“我在村里有事做,不是闲职”
“转正”之后的陈惠娟比之前更忙了,因为她要独立“分管”一些工作了。
“以前老听别人说大学生村官是闲职,可在我们这里还真不是这样,天天都有事情可做。”而这也是陈惠娟留下来的一个原因,她觉得在村里有事可做的日子是充实的。
现在,陈惠娟负责村里的环境整治工作,还因此多了一个职务——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她每天都会在村里转悠,哪条弄堂里有垃圾,哪家村民有私搭乱建的,她都要找人尽快处理。
“有时一天都要处理掉整整一条弄堂的垃圾。”这样的工作让陈惠娟没有多少时间闲下来,甚至于晚上整理台账,都要老公帮忙才行。
而桃源镇新和村大学生村官钱莉莉现在也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刚到村里的时候,她都觉得几乎没什么事可做,可是现在“转正”以后的她,不仅要做各种档案整理工作,还要搜集材料帮老年人申领补贴、处理日常信访矛盾、负责村里的村容整治工作。
“忙得不可开交。”昔日对农村不了解的钱莉莉,现在已经成了村里的重要工作力量。
从2006年就在平望镇万心村做村官的毕士良,是吴江大学生村官中的“老人”了。今年,已经第二次任期期满的他,选择留在村里。他说,喜欢在村里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6年里,他不记得自己在村里做过多少事了,有些是鸡毛蒜皮的事,有些也会跟村民的利益息息相关,“都是老百姓关心的”。
即便是没事的时候,毕士良也会拽上小组长一起,走街串户,在跟村民接触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哪家村民有困难,哪里有什么违章的问题,他都会记下来。
有一次,在走访的过程中,有村民跟毕士良反映,村里有人在耕地上挖了个大坑,不知道想干什么。
于是毕士良就去调查,“结果发现那个大坑足足有三四百平方米呢,农户说想要养猪,挖个坑放猪粪”。
因为那片耕地是承包给村民的,村民不能擅自改变用途,毕士良就跟在一旁管理的村民说这是违反政策的,还拍了照存证。村民害怕有问题,最终还是把坑填平了。
“身份认证”的“诱惑”
能够让他们下决心留在村里,很多大学生村官还讲到“身份”的问题。
在吴江市的农村,有误工和定工之说。定工是村里自己给的一个级别,只要是大学生村官做到副书记或者副主任,就可以算是定工干部了,这个时候就可以作为村里的正式干部,就算是村官期满,也可以永久地留在村里,当然待遇也会适当提升。
毕士良坦言这个“身份认证”对自己还是有一些“诱惑”的,因为有了这个身份,他觉得自己就是这个村的人了。如今的毕士良已经是村党总支副书记了,对于未来,他觉得能够看到希望:“只要在村里好好干,还是会有成长的空间。”
经过3年的磨练,村里能够给予自己肯定,是让钱莉莉觉得很开心的事。
“他们会把我当自己人。”钱莉莉还记得有一段时间,她被借调到镇上时,会有村民担心地问她去哪儿,那种遗憾的表情,让钱莉莉觉得自己之前的工作是被认可的。
当然,除了这种感情上的承认,最客观的方式还是“转正”。“成为定工干部后,就是村里的正式干部,是可以一直在村里工作的,以后也有机会进入村委会。”沈俊力说,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机会上升。
而在其他地方,这也是很多大学生村官想要的。在一个大学生村官QQ群里,一名河北的大学生村官告诉记者,只要是能够给一个身份,他愿意一直都留在村里。可是在大多数地方,即使很多村官在服务期满之后选择了续签,续签再期满之后,他们也仍然要面临再择业。
据了解,为了拓宽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空间,吴江市还将确定一批大学生村官为镇(区)后备干部人选,适时通过竞争性选拔进入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