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7月1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没上过兴趣班,在镇公办学校就读,凭15岁写的论文保送北大,当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

张维加:牛津博士生的非典型成长路径

本报记者 董碧水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7月16日   12 版)

    洱海的星空。CFP供图(资料图片)

    出身普通家庭,上学读书没有择校,没有上过补习班、兴趣班——杭州男孩张维加最近却成了当地媒体的新闻人物。

    这位1989年出生的男孩如今正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因为在天体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成为了富有盛名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

    浙江几乎没有教授能第一时间读懂他15岁时写的论文

    张维加出生于杭州一个普通人家,母亲是中学老师,父亲是电脑工程师。张维加的母亲孙秀红告诉记者,张维加没上过幼儿园,小学、初中也没有择过校,就在镇上的普通公办学校就读,“从家里走过去就5分钟。”孙秀红说,学校里也有由“尖子生”组成的“实验班”,“我们是普通人,读普通班就行了。”

    这个普通学生唯一与众不同的是,初中期间的作息时间非常“另类”:每天放学吃过晚饭,17点30分左右睡觉,凌晨1点起来做作业,看课外书;7点洗漱,吃早饭,上学。在此期间,张维加兴趣广泛:“热爱阅读,爱看历史书,也爱写写小诗。”张维加的母亲说。

    2004年,在普通班就读的张维加以全市第一名的中考成绩进入杭州市第二中学。

    高中开学不到一个月,张维加就找到校长叶翠微的办公室,问有些课能不能不上?“他说已经自学过了。”叶翠微说。在请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评估后,学校决定让张维加的部分课程免试。此外,学校也没有动员他参加任何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

    就在这样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张维加在高二时写出了论文《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与生命进化的研究》,这是一篇跨越了生物、化学、物理等专业范围的论文。论文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前三名的好成绩,并获“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张维加也因此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资格。

    “当时在浙江没有教授能在第一时间读懂一个不到15岁的孩子提交的论文。”叶翠微说,论文中涉及的物理、化学等科研专业知识已达到大学程度,也足以说明张维加所下功夫之深。

    据北京大学介绍,本科4年中,张维加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7篇,其中SCI与EI论文7篇。入读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工程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后,他侧重于航空探测的研究。不到一年的时间,张维加又发表了3篇SCI期刊论文,并被成立于1820年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吸收为会士。

    孩子是自由的小鸟,不给空间怎么行?

    张维加是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直升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并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聊起在国内时的学习生活,张维加说,现在回想起来,很感谢家庭、学校给他提供的自由空间。他说,思想是需要一个空间的,“就像一株野草,如果植于野外,自然茁壮成长,如果置于盆内,或许就衰败了。有了兴趣,才有自控能力。”

    在妈妈孙秀红眼里,张维加只是个普通的孩子。孙秀红说,张维加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看书,曾经一口气把《上下五千年》全吞下“肚子”。“他记性特别好,我看一个星期的书,他一天能看完,而且还能说出其中的场景细节。”

    小学二年级时,张维加就把父亲的《传统相声集》翻得纸都快掉了下来。“家里三个大书架都放满了,他还不停地往家里搬。” 孙秀红说。初中时,他去图书馆借书,往往一借就是一大袋,有几十斤重,“因为还得及时,图书管理员也都会开这个‘绿灯’,多借书给他。”

    到了高中,张维加也喜欢泡在图书馆里。叶翠微说,到了晚上,常常满学校找不到人,后来才知道,这孩子蹲在计算机房里学习呢。

    张维加也玩电脑。也许是与父亲的工作有关,张维加家里1996年就买了电脑,但孙秀红说,电脑游戏,儿子基本不打。高三时他玩过一段游戏,很快停手,说没意思,却“转而背起了牛津大词典”。

    从小到大,张维加没有上过兴趣班、补习班。小学到初中一年级,家里也从不催他做作业。但宽松并不意味着不闻不问。父亲张云东从小就给孩子讲历史故事。张维加爱作诗,用毛笔在家里的白墙上写诗,张云东也任他写,不打不骂。到了小学高年级,张维加兴趣激发起来了,中国通史、古典名著全都自己看。

    张云东说:“让孩子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怎么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孩子是自由的小鸟,你不给他空间怎么行?”

    孙秀红说:“现在很多家长动不动就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我是强烈反对,孩子就是这么被搞坏的。”

    这才是教育本来应有的面目

    在叶翠微这位教育工作者看来,张维加的成长有着非常典型的意义:不功利,不为分数专门训练,追求自己的兴趣,把兴趣当做志向。“这才是教育本来应有的面目。”叶翠微说。

    而在孩子成长中,家长的定位也很高明:因为始终围绕着孩子的兴趣发展,不硬让孩子上辅导班,结果是孩子兴趣广泛,也不偏科,历史、艺术等人文方面,也有兴趣。

    叶翠微认为,“钱学森之问”是中国教育之痛,张维加的成长轨迹也是能令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如何在教育中尊重孩子的天性,少谈一些分数、竞赛,多关注孩子的天性、兴趣,并通过合理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固化、提升、转化成为孩子的志向,这样的教育才有希望。

    总结孩子成长的历程,妈妈孙秀红说得很简单,就两个词:宽松、自由。

    而叶翠微也认为,正是学校和家庭给予的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张维加没有因为过早的学科训练,而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变得钝化。

    张维加5岁时,家搬到杭州,在三墩落户。单位的幼儿园就在父亲张云东的办公室楼下,儿子说没意思,不想去。父亲张云东就在办公室里教他,自己准备教材,出题目。“做算术,100以内加减,小学一二年级的题目也做了不少。另外就是看小人书,几天就能看一本。到了小学,一二年级课程他早会了。” 

    孙秀红说,那年快到中考,孩子有保送资格,但他不要,说要参加中考。我们也支持他,希望他经过考试历练,尝试去实现目标。

    “现在很多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不让孩子用电脑,其实用文档输入、写东西、上网查资料等这些能力很重要。而且,电脑背后是个非常广阔的世界,不能因为担心孩子玩游戏,就不让孩子使用电脑。 ”

    “养成好习惯,整个读书阶段家长都会很轻松。”孙秀红说,要让孩子多看书,“书读得多了,他就有了自己对事件的见解。”

    “还有就是对孩子的限制不能太多,现在有些家长因为考试不考课外书,就限制孩子看书。父母也要给孩子作好榜样,别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多与孩子沟通。”

分享到:
张维加:牛津博士生的非典型成长路径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提高素质
张栋:我写我童话
谁是你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