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7月23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寻找青春榜样

朱鑫:恶性肿瘤挡不住大学路

本报记者 李洁言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7月23日   12 版)

    距高考不到10天,被查出恶性肿瘤,一年之内历经9次化疗和一次膝关节置换手术,头发全部掉光,最严重时身高1米70只有90多斤。大一以专业和综合测评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大二取得了4.0的满绩点成绩,GPA排名专业第一。

    两份看似没有什么关联的经历,却在朱鑫的身上神奇地合二为一。这位来自山东沂蒙山区的穷苦少年,嚼着大把止疼药,被同学背进高考考场,成功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在休学一年经受了漫长而痛苦的治疗后,又在大学校园里交出了比身体健康的同学更加漂亮的答卷。朱鑫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证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下去,疾病,也能成为人生的一笔财富。

    一定要参加高考

    这么多年的努力不能白费

    朱鑫的病来得毫无征兆。2008年春节后,在临沂市苍山三中高三读书的朱鑫,感觉右腿有些疼,全心备战高考的他没在意,以为是普通的运动损伤,到小诊所拿了点药接着复习功课。

    到了5月,腿疼越来越厉害,经常睡不着觉,医院检查结果一出来,全家人如坠深渊——朱鑫得的是骨肉瘤,这是一种在18~26岁的年轻人中高发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医生建议放弃高考,马上住院治疗,并给出了3个月的期限,朱鑫和家人被告知,3个月之内如果还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便无药可治了。

    这时,距离高考已经不到10天了,“一定要参加高考,不然这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朱鑫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唯独剩下了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高考。没想太多,朱鑫拄着一根棍,坚持天天到学校去。

    剧烈的疼痛使高考在更大意义上变成了对朱鑫意志的考验:考场不允许携带拐棍入内,朱鑫是被同学背进的考场;每场考试,朱鑫都得靠吃大剂量的止疼药才能坚持下来。考数学时,止疼药失灵了,剧烈的疼痛一阵阵袭来,朱鑫起初有些慌,但精神高度集中的他很快就忘记了疼痛。

    在这样的坚持中,朱鑫完成了高考。

    朱鑫家在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祖祖辈辈生活在沂蒙山区,以务农为生。因为家中经济条件不好,朱鑫是三兄弟中唯一一个读到高中的——因为成绩优异,学校免去了朱鑫的学杂费。

    朱鑫的病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在高考后焦急的等待中,心急的父母四下打听偏方。有一次,父亲听说相邻镇上有一个很好的中医,特意跑去,背了一编织袋的中药回来。从让人难以忍受的热敷到异常苦的汤药,朱鑫都试了个遍,但病不但没有什么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

    绝望与痛苦中,朱鑫收到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学费,再加上治病的医疗费,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2008年7月,朱鑫转到了北京解放军307医院。治疗方案很快确定下来:9次化疗加关节置换手术,为期1年多,费用20万元。父母四处借钱,亲戚朋友也慷慨相助,最终却只筹集到2万多元。朱鑫看着极度憔悴的父母,一度想放弃治疗,但是在父母的劝说下,最终完成了治疗。

    化疗的副作用很快就显现了出来。第一次化疗开始,朱鑫的胃里翻江倒海,吃什么吐什么,第二次化疗后,朱鑫的头发开始脱落,很快就变成了光头。这时,恰逢中国农业大学开学,朱鑫坚持到学校报了到,看了自己梦想中的大学一眼,又不得不休学一年,返回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在医院被化疗“折腾”着,朱鑫的心却在自己的大学里。因为“天天看电视容易变傻”,朱鑫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颓废”下去了。他让大哥给自己带来了两本高等数学的教科书和英语书,只要不输液不打针不治疗,他就不停地看书。

    只有经历了才能明白

    疾病让自己成长

    2009年9月,朱鑫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大学校园。

    起初,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节奏让朱鑫很不适应,加上右肢腿部力量不行,朱鑫好多次在浴室和操场摔倒。更糟糕的是,长期的化疗对朱鑫的内脏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特别容易疲劳,走20多分钟,腿就受不了。

    但一年的治疗,让朱鑫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医院的那一年,常常面对生死,有很多病友,这一次还见到,下一次就被告知已经“走”了,其中有一个病友才6岁。那种无法逃避的生离死别让朱鑫非常难受。

    而回到大学,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大家来自天南海北,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学习经历都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想法也都不一样,这一切都让朱鑫惊喜。他感觉,人生的另一扇门正在自己面前徐徐开启,生活完全交回了自己手中,什么都可以尝试,一切皆有可能。

    两种迥然不同的境遇让朱鑫格外珍惜自己的大学光阴,也学会了淡定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从容与疾病和平共处。

    他明白,自己的身体已经注定跟正常人不一样了,纠结于为什么是没有用的,“这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必须坦然接受”。

    恰巧在这个时候,朱鑫在学校听了俞敏洪的一个讲座,才发现这个自己眼中的“大人物”,也有过跟自己类似的经历:大学期间因为肺结核休学一年,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取得今天的成就。这也给朱鑫带来了莫大的动力和信心。

    抱着这样的心态,朱鑫的想法至简——没别的,既然有机会回来,就好好珍惜吧。

    朱鑫不愿意浪费他在校园里的每一分钟。他的观点是,课堂上的东西学会就好,理工科学生尤其要多实践,于是,从图书馆志愿者到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物联网设计大赛,朱鑫都积极参与并乐在其中。

    看着身边有的同学虚度光阴,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朱鑫不由自主地着急,也尝试过去劝说,但是没有太大的效果,这令他非常惋惜。“我终于明白了一句话:道理,如果没有经历过,只是几个字。”朱鑫说,如果自己没有生这场病,很多想法可能和现在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过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内涵。从这个角度来说,朱鑫坦承,这场病是他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令他成长。

    这种成长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朱鑫对未来的规划。

    以前,朱鑫的想法一直很笃定,因为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信息与电气工程,朱鑫想一路读硕读博,争取进研究院或者留校当老师,走学术的道路。

    但最近,他的想法变了:父母年龄大了,农活也快干不动了,自己看病家里欠了很多钱,还是本科毕业后先工作,“养家糊口”。对于更远的未来,朱鑫的想法是:如果以后工作干得好自己能创业,他希望能办一所大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挺信奉这句话的。”朱鑫说。

分享到:
14岁女孩高考677分 北大清华抢着要
朱鑫:恶性肿瘤挡不住大学路
“北京”何在?
我让不爱运动的儿子练上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