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7月2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白云区里的年轻人

——新型城市化转型发展的白云实践

本报记者 丁先明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7月26日   05 版)

    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里创业的年轻人

    风景宜人的白云湖

    传统的城市化进程中,产业发展模式粗放,过分依赖土地、资源等要素,让城市陷入了生态恶劣、资源不足的困境。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应该选择怎样的产业发展路径,如何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这是摆在大多数城市决策者面前的难题。

    广州市白云区给出的答案是:科技创新驱动,智慧引领幸福。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骆蔚峰表示,白云区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致力幸福导向型产业。

    在白云搭建的广州民科园、白云科技创意园舞台上,一大批年轻人活跃在创新创业的一线。他们激情洋溢 ,一展身手,成为白云区蓬勃发展的象征;他们的创业故事、创新实践,成为白云区转型发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缩影。

    领航创新“排头雁”

    在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园(以下简称“民科园”)里创业的年轻人,成为领航白云区转型发展的“排头雁”。

    目前,民科园建成园区占地面积还不到1平方公里,却密布着众多民营科技企业,活跃着大批创新领域的年轻带头人。据了解,以民科园为核心的广州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基地,是广州空港经济区内唯一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现代化园区,将打造成国家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东产学研和自主创新重要基地、广州节能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广东省现代服务未来集聚区、独具岭南特色——体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低碳新城区。

    这个目前还处于发展中的园区,为何能引来如此众多的科技资源?为何能吸引这些年轻创业者加盟?

    10年前,从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陈建军来到民科园,加盟园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如今,在这个有着良好创新氛围、专注于钻研顶尖技术的企业平台,他已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公司科技发展部副经理。

    陈建军的成长轨迹,正是民科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不断探索创新产业转型的印证,更从中可见民科园对创新产业的不断引领与精心布局。

    民科园位于白云区太和镇西部,总规划面积34.86平方公里,于1995年经科技部批准建立,是广州高新区五个园区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确定转型发展模式以来,民科园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总部经济的集群。

    白云区区长助理、民营科技园管委会主任麦少杰介绍说,作为白云区精心打造的战略性发展平台和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广州民营科技园通过“产学研结合”、“国际科技合作”、“科技孵化”三驾马车,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有着显著的拉动促进作用。

    民营科技园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目前已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移动工作站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产学研合作基地9个;以广州863产业化促进中心为平台,在孵企业25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3家。

    目前,广州民科园区入驻企业达302家,包括白云电气、欧派厨具、霸王国际、白云化工、彩熠灯光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创业成功率在80%以上。企业累积获得专利929件。

    陈建军工作的白云化工公司建有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并拥有一支由博士后、博士、硕士等具有高中级职称的60多名科技人员组成的研发队伍。

    有了研发创新的支撑,白云化工公司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并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1997年,公司推出第一代白云玻璃幕墙结构密封胶,一举打破了国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垄断;1998年,成功竞标中央军委大楼及人民大会堂翻新工程,缔造了“小不点”打败洋巨人的神话;2008年北京奥运会,包括鸟巢、水立方在内的11个奥运场馆用了白云胶;2010年上海世博会,包括中国馆、世博轴在内的10多个展馆用了白云胶;2010年广州亚运会,5个主场馆全部采用白云胶。白云密封胶还成功走出国门,应用于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卡塔尔多哈高层办公楼、非洲安哥拉体育馆等国际著名工程。

    陈建军说,在这样一个创新平台,他在大学7年的所学,有了用武之地。1977年出生于江西的他,在事业发展之外,也在广州安家落户,成为一名“新广州人”。“我对现在的状态还比较满意,这是一个很好的干事创业的平台。”陈建军说。

    陈建军的成长,同样离不开民科园整体的科研创新环境。园区十分重视支持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并为此提供了诸多便利。2008年5月成立的广州联炬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就是一个重要的服务创新的平台。

    对一个园区来说,一家孵化器的成立看起来不算大事,可谁也没料到这家孵化器会对园区创新发展贡献了如此重大的力量。作为广州联炬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刘志军深有感触。联炬起步于2003年在民科园筹建的广州863产业化促进中心(以下简称“863中心”),与别的孵化器不同,这个孵化器从萌芽时期就盯上了重磅的“863”计划。   

    “‘863计划’代表着科技的最前沿,在民用项目上的孵化率特别高,前景好。”刘志军表示,联炬一开始就决定以“863计划”项目相对集聚打造产业化为特色。

    广州863产业化促进大楼落成后,2005年11月,863中心第一个国家863项目——广东大华仁盛科技有限公司“有色金属高频焊薄壁管材产业化”生产线投产。

    “有色金属高频焊薄壁管材在汽车产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公司目前已经有了7条生产线,蕴含着巨大的产值。”广东大华仁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部长孙燕水说。

    随着“有色金属高频焊薄壁管材产业化”项目的一炮打响,众多的863项目开始涌入民科园。“到目前为止,落户民科园的863项目已达13个,使民科园成为863项目集聚的特色园区。”民科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在863中心运作的同时,白云区也及时帮助民科园理顺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机制,这为更多年轻人搭建了畅想的舞台。  

    事实上,从一开始,白云区就开创了特例,创新园区投资主体,打破了广州企业孵化器清一色国有的局面。2003年,863中心筹建时,就是由广东大华仁盛科技有限公司投资。

    在运营机制上,联炬逐步探索出“政企合作”的建设模式,形成了白云区乃至广州市极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2010年,联炬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广州市第一家由民营科技企业创办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民营资本的引入,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政府财政投资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了民营资本的效率,使项目建设更迅速。孵化器已成为民科园科技要素最集中、创新最活跃的区域。”民科园管委会副主任舒振文说。

    通过产学研合作,广州民营科技园积极促成企业与高校及各类科研院所对接,促进企业建设跨地区、跨行业的研究机构,培育了一大批企业创新的优秀载体,已拥有六个“全国第一”和10个“行业领先”。

    位于民科园内的白云电气集团是广东土生土长的第一代民营企业。从当年的家庭手工打铁作坊起步,白云电气集团如今已成长为中国电力行业的领军企业、华南地区输配变电领域的龙头老大。从打铁铺到“电气大王”,白云电气成功的秘诀就是“创新”。

    民科园内的白云电气的大楼于2009年开始建设,今年10月将投入使用。据该企业程经理介绍,这栋即将投入使用的大楼,未来将会是一个节能高效的智慧社区,从小范围内实践智慧城市的理念。

    民科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民科园仍在建设拓展中,未来将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进驻,而且主要以从事高精尖技术研发的企业为主。随着智能社区办公楼的建成,未来民科园内的管理,也将逐步向高效、环保、节能的方式过渡,为更多企业、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办公环境。

    呵护科技“幼苗”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研究员、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高前应,在民科园内,一步一步向着自己心中的科技梦想走近。早在1999年,还在第四军医大学读书的他就已迷上了玻璃体手术的研究。

    广州民营科技园除了重视产学研结合、国际科技合作外,还十分注重发挥联炬孵化器的功能,帮助科技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打造转型发展的勃勃生机。

    高前应介绍说:“玻璃体手术在眼科手术中处于第二位,全球每年有50万例,而目前手术普遍采用硅油作为替代物,效果不太好。攻克这一技术,无论是社会效应,还是市场角度,都很有前景。”高前应告诉记者。

    从学校毕业后,高前应一直没有放弃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并和他的团队攻克了技术难关,发明了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折叠式人工玻璃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手术效果可靠,并发症少,一旦上市定能很好地替代硅油。”  虽然技术难题过关了,但是真正进入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尤其我们是做技术的,对市场化运作都不熟悉。”高前应说。2007年,折叠式人工玻璃体项目在民科园成立公司,并进入联炬孵化。“联炬提供了800平方米的场地,租金也尽量优惠,更重要的是孵化器的服务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如一些证照的办理、经费的申请等都是孵化器帮着我们去做。”高前应说。在孵化器的呵护下,卫视博开始快速地成长。“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探索性医疗实验,各方面反映的情况都非常良好,相信产品会很有市场。”高前应说。联炬不仅重视重大科技成果,对一些小创意也颇为呵护,并为此专门成立了“选苗”公司——广州凯炬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司,主要针对大学生创业者,专项负责筛选具有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创意创业项目。

    凯炬孵化器总经理朱文龙说,凯炬从2010年底开始选拔创业“幼苗”,目前已有43家企业在此孵化,凯炬在资金、政策、管理等方面对这些“幼苗”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希望把它们早点培养成“毕业企业”。

    2009年,吴庆文等几名华南师范大学毕业生创办了一家从事光动媒特色教育资源开发的小公司——广州市睿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5月,公司受邀进驻民科园孵化,并得到30万元专项孵化基金的资助。

    “到了民科园后,凯炬给我们设计了孵化期,给予了经费支持和一些经费减免,同时提供科技服务和市场支持,真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睿风教育科技公司总经理吴庆文说。

    27岁的“吴总”介绍说,公司主要生产有声教育图书,由于申请到30万元的项目资金,并获得孵化器3年免租金的优惠,他们能感受到民科园对于孵化科技企业的努力,所以公司从海珠区的科技园搬到民营科技园里创业,目前他们正打算开发东巴文字的有声图书。

    25岁的廖荣龙是民科园内另一位年轻的企业“老总”。2011年,他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毕业后,就在民科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手之创电子科技公司,主要生产用于高校教学使用的单片机。手之创电子科技公司有十多名员工,都是和廖荣龙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其中最年轻的员工只有只有19岁。

    廖荣龙介绍说,他们获得了民科园6个月场地免租的优惠,所以选择这里进行创业研发。现在优惠期过去了,公司基本可以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在引进孵化项目时,民科园还特别注重各个项目间的优化整合,给孵化器内企业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广州志科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联炬的一家在孵企业,目前主要业务是为一个创新的社交P2P信贷平台——盛融在线提供技术支持。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一些企业从事P2P信贷,但是信用方面的风险一直比较难控制。 “我们进驻民科园,就是考虑到这里小企业众多,尤其是联炬孵化器里的小企业多,它们多处于起步期,经常有小额资金需求。这些企业的借款,由于有联炬作保,比较可靠,这样对各方发展都很有利。”广州志科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卢达其说。

    孵化梦想翅膀

    如果说民科园里的年轻人是白云区转型发展的“排头雁”,白云科技创意园里的年轻人则是助推白云区转型发展的“轻骑兵”。浙江人吕华就是“轻骑兵”的一员。

    在30岁出头的时候,吕华实现了事业上的华丽转身——从过去传统的物流行业转做新型电子产业。2007年5月,她在广州市白云区注册成立广州中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再次走上创业路。

    创业路不好走,特别是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创业,更是难上加难,吕华选择的正是这条路。2000年至2002年,吕华在白云区做物流行业,已经有了好几个车队,管理和业务都进入正轨,客户也相对稳定。对她来说,只需按部就班地打理好生意,剩下的事就是“打打麻将,享受生活了”。

    “后来,生完孩子后,我觉得需要改变。物流毕竟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管理起来很辛苦,而且附加值低,不能做一辈子物流。因为我比较喜欢电子行业,之前也在惠普公司工作过一年,经过慎重考虑后,我卖掉车队,创办了现在的公司。”现为中赢电子科技公司总经理的吕华说。

    吕华是浙江人,很有商业头脑,对经商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中赢电子科技公司创办一年后,成为思科的南区核心代理商。2010年,中赢又成为华为的银牌代理商。

    吕华的转型创业之路从代理知名电子产品开始,买进卖出赚差价。“经过两三年的努力,我们在代理知名产品方面已经趟出了一条路。”然而,吕华并不满足于此,“纯粹销售产品的话,没有太多科技含量,价值不大。”

    此后,吕华一边做销售,一边积累研发力量,“打造自己的产品”。她相继开发出电子安全报警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颇具科技含量的产品,并因此摸索出一条软件服务整合提供商的发展路径。

    现在,中赢电子科技公司拥有20多名员工,其中研发力量占三分之一。“我觉得,研发是我们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公司的研发并非只依靠自身员工,我们还与一些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借助高校力量助推公司的研发,同时我们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前沿的实践平台。”吕华说。

    吕华的中赢电子科技公司位于白云科技创意园内。2008年,白云区委、区政府提出发展生态空港经济的目标,积极推进“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工作。在这种背景下,经白云区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推进,位于广州机场路和106国道交汇处的原长征皮鞋厂旧厂,由广州市至德商业管理公司改造成为白云科技创意园,形成了总建筑面积达4.2万多平方米的5A级生态园林式的服务型创意产业园。

    广州市至德商业管理公司总经理罗曾华介绍说,白云科技创意园又叫做“国际单位”项目,“其意为,我们希望创意园成为国际大企业的孵化器,更希望创意园未来能成为国际大企业的总部基地。”

    据罗曾华介绍,“国际单位”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前身为长征皮鞋厂,已投资8000万元,将昔日位于城中村的破旧厂房改造成园林式的创意产业园,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8万平方米,将打造成服务于国际商业精英和广州本地创意产业者、充满人文艺术、5A级工作场所。目前,项目整体入住率达99%,已有135家科技、创意企业进驻,其中,科技创意类企业占77%,年创利税4000万元。

    据悉,创意园内所有科技企业每年科技研发经费达5000万元,目前已获得67项专利,主要分布在生物工程、医药、环保科技、电子科技、创意产业等领域。

    吕华的中赢电子科技公司于2009年入驻创意园,她很认同园区的管理与服务理念。“首先,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楼层密度不大,没有大城市随处可见的压迫感。而且,园区对高科技创业企业有很多扶持政策。”吕华告诉记者,“现在园区正在协助我们公司申请孵化基金的支持,获批后,公司能拿到20万至50万元的扶持资金。这对处于成长中的科技企业非常重要。”

    位于创意园内的广州广修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家颇具科技含量的企业,由几个80后年轻人于2011年年初创办。30岁出头的公司副总经理刘瑞春表示,“创意园的服务很正规,我们只要专心于业务发展就可以了。”

    据介绍,白云科技创意园目前正着手项目二期建设。二期占地约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仍将延续一期的建筑风格,强化绿色、环保的现代办公理念,着力打造以办公、商业街、公寓为一体的综合商业业态。项目改造运用空间及环保设计,通过中庭、平台、连廊等手法将功能相近的建筑物联为一体,定位为高端的现代文化创意园(工业设计、文化艺术、总部经济、国际国内品牌企业营销总部)。初步估计,项目建成后将吸引近600家企业进驻。

    罗曾华介绍说,为了吸引更多创意企业入驻,创意园正在规划建设美术馆、剧院、酒吧等文化娱乐设施,从而为从事创意产业的年轻人、为入园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意环境。

    日前,白云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骆蔚峰在该区新型城市化发展专题辅导报告会上强调,白云区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离不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白云区将继续推进白云科技创意园、民营科技园等战略发展平台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打造“智慧白云”、“创新白云”。

分享到:
白云区里的年轻人
放眼世界风光